小儿肺炎护理需注意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适宜;保证休息,变换体位,利于呼吸和痰液引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证水分摄入;密切监测体温,超38.5℃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就医;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通过吸痰、翻身拍背或雾化吸入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小儿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休息与体位护理
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对于婴幼儿,要经常变换体位,可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这样有利于呼吸运动和痰液引流,防止肺部淤血和痰液淤积。比如,半卧位能使膈肌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利于呼吸,同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呼吸道。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满足小儿机体代谢的需求。鼓励患儿少量多次进食,避免呛咳。因为小儿患肺炎时,机体消耗增加,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恢复,但由于发热、呼吸急促等可能影响食欲,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
发热护理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水温32℃~34℃),擦浴部位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每次擦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物理降温适用于大多数小儿,能有效降低体温,且相对药物降温更安全,尤其适用于低龄儿童。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需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药物降温等进一步处理。
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吸痰器吸痰或翻身拍背的方法帮助痰液排出。翻身拍背时,手掌要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患儿背部,每次拍3~5分钟,每天2~3次,通过振动使痰液松动,便于排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小儿,可遵医嘱使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稀释痰液,如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雾化,每天可进行2~3次雾化吸入,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改善呼吸状况。
病情观察与安全护理
密切观察小儿的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烦躁不安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要确保小儿的安全,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对于年龄较小、不配合的患儿,必要时使用床档等防护措施。因为小儿肺炎可能会出现病情变化,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能尽早发现问题并处理,保障小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