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病症,患者多有代谢增加、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等方面的症状。
1.代谢增加:
产热增多:患者怕热,皮肤温暖,潮湿多汗,尤其是手掌、面颈部、腋下等部位。
蛋白质分解加速:患者排泄增加,负氮平衡,导致体重下降。
糖吸收加速: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
脂肪消耗增加:胆固醇合成、排泄均加速,以致血中总胆固醇降低。
2.神经系统:
兴奋性增高: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
腱反射活跃:反射时间缩短。
3.心血管系统:
心悸:心率增快,休息和睡眠时心率仍快。
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
心脏增大:严重时可出现左心室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4.消化系统:
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
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5.造血系统:
周围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6.生殖系统:
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
男性阳痿,偶有乳腺增生。
7.皮肤:
皮肤温暖潮湿,可出现痤疮、毛发脱落。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只有部分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如果怀疑自己有甲亢,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诊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孕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甲亢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关注。孕妇甲亢可能对胎儿和孕妇自身健康产生影响,需要及时治疗。老年人甲亢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需要更加仔细的观察和检查。
在治疗方面,目前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甲状腺功能状态、合并症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之,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症状复杂多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