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部位置下降,其主要症状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及神经精神症状等。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等可辅助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体育锻炼、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韧带、胃膈韧带、肝胃韧带功能减退,松驰,导致固定胃位置的因素减弱,容易发生胃下垂。
2.腹肌松弛:腹壁脂肪过少,腹肌松弛,导致固定胃位置的韧带、肌肉等结构松弛,也容易发生胃下垂。
3.胃的固定结构薄弱:胃的周围韧带、系膜等结构发育不良或萎缩,导致胃的固定结构薄弱,容易发生胃下垂。
4.腹内压降低:多次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导致腹内压降低,胃的支持结构减弱,容易发生胃下垂。
5.其他因素:身体消瘦、久病体弱、过度劳累等,也容易导致胃下垂。
胃下垂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
4.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
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等方法。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一般治疗:胃下垂患者应注意饮食,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2.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腹肌张力,提高胃的张力,有助于缓解胃下垂症状。
3.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胃下垂的方法包括针灸、按摩、中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如果胃下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胃部分切除术、胃固定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胃下垂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胃下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病情加重。如果出现胃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