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全面评估检查精准确定肺脓肿位置范围等并针对不同患者状态处理,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依脓肿位置选合适胸部切口,进入胸腔后探查暴露脓肿并依情况处理脓肿且不同年龄性别操作有差异,术后要送入重症监护病房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等管理,护理切口,给予合理营养支持且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全面评估检查:通过胸部CT精准确定肺脓肿的位置、范围,借助血常规了解感染程度,依靠肝肾功能检查评估全身脏器功能,利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功能检查手段,综合判断患者心肺功能以明确能否耐受手术。老年患者需着重评估心肺储备功能,必要时调整身体状态;年轻患者若存在基础疾病也需提前干预处理。
二、手术操作过程
1.麻醉实施:采用全身麻醉方式,保障患者手术中处于无意识、无痛且呼吸循环稳定的状态。
2.切口选取:依据肺脓肿所在位置选定合适胸部切口,若脓肿位于肺上叶,多选用后外侧切口;若在肺下叶,可考虑后外侧切口或腋下小切口(依具体情形定)。
3.进入胸腔: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组织,逐步进入胸腔。
4.暴露脓肿:探查胸腔找到肺脓肿病灶,充分显露脓肿部位,细致分离周围组织,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如血管、气管等)。
5.处理脓肿:针对脓肿壁较厚情况,可能需切除部分肺组织连带脓肿一并切除;若脓肿与支气管相通,需妥善处理支气管残端,防止漏气等并发症,操作全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扩散。不同年龄患者操作有差异,儿童胸廓未完全发育,操作需更精细;女性患者因乳房等组织影响切口选择及操作空间,需适当调整操作方式。
三、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术后监护: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病房,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必要时开展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老年患者及儿童呼吸道管理更需加强,要定期翻身拍背。
3.切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状况,及时处理切口感染等问题。
4.营养支持:术后给予患者合理营养供给,确保摄入充足蛋白质、热量等,助力伤口愈合与身体恢复。特殊人群如营养不良者需强化营养补充举措,肥胖患者术后康复中要留意体重相关因素对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