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表现,胸部X线和CT有相应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白细胞等变化及痰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病程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经治可好转,不及时彻底治可转慢性,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
咳嗽、咳痰:发病初期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咳出大量脓臭痰,痰量每日可达数百毫升。痰液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不同年龄人群咳痰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咳痰可能相对困难,需家长协助观察痰液性状;有吸烟史的人群咳嗽、咳痰症状可能更明显。
胸痛: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痛,疼痛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对于老年患者,胸痛可能不典型,需与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胸痛需综合判断是否与肺脓肿相关。
影像学特征
胸部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肺内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或为团片状浓密阴影,分布在一个或数个肺段。随着病情发展,阴影内出现透亮区及液平面。儿童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尽量采用合适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图像清晰;老年人因可能存在肺气肿等基础情况,X线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肺脓肿的部位、范围及形态,有助于与肺癌等疾病鉴别。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肺脓肿,CT检查可更早发现病变,为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达(20-3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在90%以上,可伴有核左移。儿童血常规变化可能更迅速,需动态观察;老年人白细胞升高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仍有意义。
痰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指导抗生素的选用。但痰培养可能受口腔定植菌污染,需多次送检。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痰培养结果更具参考价值,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痰标本采集。
病程特点
急性肺脓肿:起病急,经过有效治疗,一般数周内可逐渐好转,体温下降,症状减轻,痰量减少,炎症吸收。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转为慢性肺脓肿。儿童急性肺脓肿若能及时治疗,恢复相对较快;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病情恢复可能较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慢性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反复发热、消瘦、贫血等。此时患者一般情况较差,需长期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