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肺部感染是由真菌侵入肺部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包括外源性原发性感染及内源性条件致病性感染,常见致病真菌有曲霉等且感染风险与环境及宿主因素相关,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且胸部影像学有结节等改变,靠真菌学检查等诊断,采用抗真菌药物个体化治疗,儿童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可通过增强免疫力等预防。
一、定义
真菌性肺部感染是由真菌侵入肺部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包括外源性真菌吸入导致的原发性感染及内源性条件致病性真菌定植引发的感染。
二、病因
1.真菌种类:常见致病真菌有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等,不同真菌的感染风险与环境暴露及宿主因素相关。2.宿主因素: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等因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削弱,易受真菌侵袭。
三、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部分可伴发热、呼吸困难,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咯血。2.影像学表现:胸部影像学可呈现结节、肿块、空洞等不同形态改变,不同致病真菌的影像学特征有一定差异。
四、诊断
1.真菌学检查:包括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物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其中组织病理学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是确诊的重要依据。2.影像学辅助: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肺部异常改变,协助诊断方向。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等,具体用药需根据致病真菌种类及患者病情个体化选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抗真菌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的药物。2.老年患者:因常伴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防止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3.免疫抑制患者: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谨慎使用抗真菌药物,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加强感染监测及支持治疗。4.其他特殊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需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积极控制艾滋病病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平衡抗真菌治疗与免疫抑制剂使用的风险收益。
七、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2.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3.对于免疫力低下高危人群,可采取针对性的真菌暴露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污染环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