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中保证充足休息及给予高蛋白、严格限钠饮食,药物治疗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需监测电解质,大量腹水严重时行腹腔穿刺放液且注意量及补充白蛋白,难治性腹水可行腹水浓缩回输需严格无菌操作,老年患者用利尿剂从小剂量始并关注心功能,妊娠期优先保守治疗有创操作需评估风险,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操作时监测循环指标。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利于肝脏修复和腹水缓解。对于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失代偿期患者则需多卧床休息,卧位时可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腹水症状。
2.饮食:给予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但对于肝性脑病前兆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同时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2克以内,减少水钠潴留,从而减轻腹水生成。
二、药物治疗
常用利尿剂,如螺内酯联合呋塞米,通过作用于肾脏不同部位,促进钠、水排泄,减少腹水。但需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防止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因为电解质失衡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三、穿刺放液治疗
对于大量腹水导致腹胀明显、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腹腔穿刺放液。一次放液量一般不超过4000~6000毫升,过快、过多放液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放液后需注意补充白蛋白等,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四、腹水浓缩回输
适用于难治性腹水患者,将腹水经浓缩装置处理后回输体内,可回收腹水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同时减轻腹水。但回输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且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等感染迹象。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使用利尿剂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并加强电解质监测,因为老年人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性较差,易出现心律失常等问题;同时需关注其心功能情况,放液或腹水回输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妊娠期患者:妊娠期肝腹水治疗需谨慎权衡,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一般先尝试限制钠盐摄入、补充白蛋白等保守治疗,若必须进行穿刺放液等有创操作,需严格评估操作风险,确保母婴安全。
3.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类患者进行穿刺放液或腹水回输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防止因腹内压骤变导致回心血量变化,诱发心功能不全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