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一般分四期,各期有不同症状,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患大叶性肺炎各有特点,儿童可能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易现严重并发症,有基础疾病人群病情更复杂预后差。
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此期肺部病变处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液、少量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患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这是由于细菌毒素作用引起;同时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咳痰不明显,可伴有胸痛,疼痛可随呼吸和咳嗽加重。
红色肝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质实如肝,肺泡内主要是大量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此期患者咳铁锈色痰,这是因为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血红蛋白被分解转化为含铁血黄素,随痰液排出;呼吸困难加重,由于肺实变,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导致缺氧;胸痛较前加重。
灰色肝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显著肿大,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灰白色,肺泡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红细胞逐渐被吸收。患者咳脓痰,痰量增多;呼吸困难有所改善,因为渗出物中纤维素网限制了细菌扩散,且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炎症局限;胸痛有所减轻。
溶解消散期:发病1周后进入此期,渗出物中的纤维素被溶解,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蛋白水解酶将纤维素溶解,细菌被吞噬清除。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咳嗽减轻,咳痰量增多,质地由脓痰变为稀薄痰,肺部体征逐渐消失。
不同人群大叶性肺炎的特点
儿童:儿童大叶性肺炎可能起病较急或较隐匿,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发热、咳嗽外,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表现。由于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等情况,如呼吸频率增快提示可能存在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大叶性肺炎症状常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咳嗽咳痰症状也较轻,但容易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各器官功能减退,对感染的反应不如年轻人强烈,所以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意识状态、血压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大叶性肺炎时,病情往往更复杂,预后可能较差。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加重肺炎病情,且感染又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这类人群需要在积极治疗肺炎的同时,更好地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