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需关注多方面: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温度20℃-22℃、湿度55%-65%;保证小儿充足休息,采取半卧位等合适体位;监测体温,38.5℃以下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超38.5℃遵医嘱;清理痰液,鼓励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缺氧时吸氧;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重症不能进食者静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立即报告,注意安全防护防坠床等。
休息与体位护理
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对于婴幼儿,要尽量使其安静,避免哭闹加重呼吸困难。可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抬高床头,这样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利于呼吸通畅和痰液引流。例如,半卧位时,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肺部气体交换。
发热护理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小儿肺炎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水温32℃~34℃),擦浴部位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每次擦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38.5℃以下的小儿,若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需遵医嘱使用退热措施,但要避免低龄儿童滥用退热药物。因为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过度使用退热药物可能会导致体温骤降、出汗过多等不良反应。
呼吸道护理
清理痰液:鼓励小儿多饮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对于婴幼儿,可定时为其翻身、拍背,翻身可防止肺部淤血和痰液淤积,拍背时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每次拍3~5分钟,每天2~3次,以促进痰液排出。
吸氧护理:若小儿有缺氧表现,如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需给予适当吸氧。吸氧时要注意调节氧流量和氧浓度,密切观察吸氧效果,确保小儿呼吸改善。
饮食护理
给予小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羹、蔬菜粥等。鼓励小儿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引起呕吐。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防止痰液黏稠。对于重症肺炎不能进食的小儿,可根据病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保证机体营养需求,促进康复。因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患病时机体消耗增加,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病情观察与安全护理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小儿的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变化。若小儿出现呼吸急促加重、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明显增快等情况,提示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安全护理:小儿肺炎时可能会出现惊厥等情况,要注意加强防护,防止小儿坠床、撞伤等。对于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的小儿,可适当约束,但要注意约束的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