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指标检测中,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可反映肝纤维化情况,HA在肝纤维化时升高且随程度加重而升,PⅢNP在早期即可升高;影像学检查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可测肝脏硬度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但受体型等影响,儿童参考值与成人不同,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更准且对特殊患者有优势,儿童参考值也与成人有差异;肝活检是“金标准”但有创,儿童等特殊人群有风险,需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是否进行。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是反映胶原合成的指标,由成纤维细胞分泌。肝纤维化时,胶原合成增加,血清PⅢNP水平升高。其在肝纤维化早期即可升高,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正常情况下,血清PⅢNP参考值一般在0-120ng/mL左右,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差异不大,但对于患有慢性肝病且处于肝纤维化早期的患者,该指标的变化能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利用超声波技术测定肝脏硬度值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它可以非侵入性地检测肝纤维化,在肝纤维化早期就能发现肝脏硬度的变化。其检测结果受患者体型、脂肪含量等因素影响,对于肥胖患者,可能会因为脂肪对超声波的衰减作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一般来说,肝脏硬度值(LSM)<7.0kPa多提示无明显肝纤维化,7.0-9.5kPa提示肝纤维化,>9.5kPa提示显著肝纤维化。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不同,儿童由于肝脏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该检查的参考值范围也与成人有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磁共振弹性成像(MRE):通过磁共振技术评估肝脏弹性,能更准确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尤其在肥胖、肋间隙狭窄等不适合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的患者中具有优势。它可以提供肝脏各区域的弹性信息,对于肝纤维化早期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不同年龄阶段,MRE检测的肝脏弹性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因为肝脏发育尚未成熟,其正常参考值与成人有明显差异,临床应用时需结合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肝活检组织学检查
肝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在肝纤维化早期,通过肝活检可以观察肝组织内纤维组织的增生情况等。对于一些疑似肝纤维化但其他检查难以明确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肝活检。不过,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肝活检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需要谨慎评估。在进行肝活检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凝血功能等情况,对于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应避免进行肝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