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有特定疼痛症状,疼痛部位在上腹部,性质多样且具空腹发作、进食或服抗酸剂缓解的节律性;还有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改变;也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长期未控者体重下降,患者可能有精神状态改变。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常表现为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等。青壮年患者可能更能描述为较为尖锐的烧灼样痛,而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太敏锐,描述相对模糊,可能仅感觉上腹部不适。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在空腹时发作,如餐后2-4小时左右,进食或服用抗酸剂后可缓解,这是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典型节律性,与胃酸分泌的节律相关,空腹时胃酸直接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进食后胃酸被部分中和,疼痛缓解。
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反酸、烧心: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患者常出现反酸现象,即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同时伴有烧心感,表现为胸骨后或上腹部的灼热感。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且在疼痛发作时可能更为明显。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者,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酸分泌紊乱。
恶心、呕吐: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尤其是当溃疡发作较严重时,炎症刺激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呕吐。儿童患者若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注意补液,防止脱水,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要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幽门梗阻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
食欲改变: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因为上腹部疼痛不适会影响进食欲望。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导致饥饿感而过度进食,不过这并非健康的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食欲改变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拒食或进食量明显减少,而老年患者可能逐渐消瘦,与食欲减退导致摄入不足有关。
全身症状
体重变化:长期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同时疼痛导致进食减少,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例如,一些病程较长的患者,体重可能在数月内逐渐减轻。但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导致的体重下降相鉴别,如肿瘤等。
精神状态:由于长期的疼痛不适和身体的不适,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焦虑等精神状态改变。尤其是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老年患者可能因疾病的长期困扰出现抑郁倾向。不良的精神状态又可能反过来影响疾病的恢复,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