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CT可辅助诊断,其原理是通过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扫描时的强化模式等,且特异性不高需联合血清学检查及肝脏活检等,一般人群和肝病患者(包括儿童)进行CT检查时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CT检查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1.原理及表现
CT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肝纤维化。正常肝脏的密度相对均匀,而肝纤维化时肝脏的密度会发生一些改变。通过CT平扫,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以及密度等情况。例如,肝纤维化早期肝脏可能无明显形态改变,但随着病情进展,肝脏可能会出现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等表现。同时,肝脏的密度可能会因为纤维组织增生等因素而与正常肝脏有所差异。不过,单纯依靠CT平扫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特异性不是特别高,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增强CT检查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在增强扫描时,正常肝脏的强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肝纤维化时肝脏的强化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在动脉期、门静脉期等不同时相的强化程度可能与正常肝脏不同,有助于医生判断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以及纤维组织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与其他检查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通常会将CT检查与血清学检查(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以及肝脏活检等联合起来诊断肝纤维化。肝脏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而CT检查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的辅助检查手段,初步筛选可能存在肝纤维化的患者,再结合血清学指标等进一步评估病情。
二、不同人群肝纤维化CT检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一般人群
对于没有基础肝病的一般人群,如果怀疑有肝纤维化可能,进行CT检查时要按照常规的CT检查流程进行。检查前需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等,以避免影响图像质量。在检查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静止,配合医生的操作。
2.肝病患者
对于本身有乙肝、丙肝等基础肝病的患者,在进行CT检查评估肝纤维化时,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因为这些患者的肝脏基础状况不同,在CT图像上的表现可能会受到基础肝病的影响。例如,乙肝患者如果同时有肝纤维化,CT图像上肝脏的密度改变等表现可能与单纯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有所不同。而且,对于这类患者,CT检查结合其他检查对于评估病情的进展、制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肝病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辐射剂量的问题。由于儿童对辐射较为敏感,在进行肝纤维化CT检查前,医生会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尽量采用合适的扫描参数以降低辐射剂量。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配合完成检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以及儿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