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闭经是女性月经周期异常停止,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闭经包括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病理性闭经有下丘脑性(因精神、节食等致下丘脑功能异常)、垂体性(垂体病变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卵巢性(卵巢病变致雌激素分泌和排卵异常)、子宫性(子宫内膜受损或病变)。
生理性闭经情况
青春期前:女孩在10岁之前,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会有月经来潮,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主要是因为此时身体的内分泌、生殖器官等发育还未达到能产生月经的阶段。
妊娠期:女性怀孕后,为了孕育胎儿,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卵巢停止排卵,子宫内膜不再周期性脱落,从而出现闭经现象,这是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属于生理性的闭经。
哺乳期:产后女性在哺乳期时,体内泌乳素水平升高,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进而导致月经暂时停止,这也是一种生理性的闭经情况,一般在哺乳期结束后,月经会逐渐恢复,但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在哺乳期结束后1-2个月恢复,有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病理性闭经情况
下丘脑性闭经: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重要中枢,若下丘脑功能出现异常,如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过度节食减肥等,会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出现闭经。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职场女性,就容易因下丘脑功能受影响而发生下丘脑性闭经;过度节食减肥的女性,由于身体营养摄入不足,也会影响下丘脑的正常功能,引发闭经。
垂体性闭经:垂体病变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闭经。例如垂体肿瘤,会压迫垂体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使得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引起闭经;垂体缺血性坏死,如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缺血,会影响垂体的正常功能,也可引发闭经。
卵巢性闭经:卵巢自身病变会影响雌激素的分泌和排卵功能,从而导致闭经。常见的如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提前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和脱落,导致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内存在多个小卵泡,但不能正常排卵,同时雄激素水平升高,也会出现月经稀发甚至闭经的情况。育龄期女性若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影响其生育功能,同时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多方面影响,如导致肥胖、痤疮、多毛等症状。
子宫性闭经:子宫内膜受损或病变会导致闭经。例如人工流产次数过多,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和脱落;子宫内膜结核,结核杆菌侵犯子宫内膜,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起闭经。有过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就需要特别注意子宫性闭经的发生风险,平时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对子宫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