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病因、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方面有不同表现。病因上腰肌劳损多因腰部姿势不良或急性损伤未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等致髓核突出;症状上腰肌劳损主要是腰部酸痛胀痛,无下肢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部痛及下肢放射性痛等;体征上腰肌劳损压痛广泛无神经损害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椎曲度改变等神经受损体征;影像学检查上腰肌劳损X线可示曲度改变,CT、MRI无椎间盘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有曲度、间隙改变,CT、MRI可显示突出及压迫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致。多见于20-50岁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和长期腰部负荷过重、腰部外伤等因素有关,如经常搬运重物的人群,腰椎间盘承受压力大,易发生突出。
症状方面
腰肌劳损:主要症状为腰部酸痛或胀痛,可反复发作,疼痛程度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可缓解,劳累后加重。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腰部可有广泛压痛,但无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正常。比如患者可能感觉腰部发紧、僵硬,活动稍有受限,但下肢感觉、肌力一般无明显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腰部疼痛外,常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放射,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可加重。可伴有下肢麻木、无力,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异常等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例如有的患者会出现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行走时下肢无力等情况。
体征方面
腰肌劳损:腰部外形一般无明显异常,腰部肌肉可有紧张、痉挛,压痛较广泛,多在骶棘肌附着点处、腰椎横突处等,无下肢神经损害的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感觉、肌力正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如变直或侧凸;病变间隙的棘上韧带及棘突旁有压痛,且按压时可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可有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等神经受损体征。例如腰4/5椎间盘突出时,常出现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感觉减退,伸踝肌力减弱,跟腱反射一般无改变;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外踝及足外侧感觉减退,足跖屈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影像学检查方面
腰肌劳损: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显示腰椎生理曲度改变;CT或MRI检查一般无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变,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无明显异常信号。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检查可发现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等;CT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等;MRI能更全面地观察椎间盘突出情况以及对神经根、脊髓的压迫程度,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