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治疗包括去除病因(解除阻塞因素、治疗原发病)、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缩唇呼吸)、氧疗,特殊人群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治疗方式以改善肺不张状况。
一、去除病因治疗
解除阻塞因素:对于因痰液阻塞导致肺不张的患者,若患者能咳嗽咳痰,可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通过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以解除阻塞。对于无力咳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采用胸部物理治疗,如翻身、拍背,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向大气道移动,便于排出;还可使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例如,有研究表明,规范的胸部物理治疗能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不张状况。对于因支气管异物引起的肺不张,需及时取出异物,恢复气道通畅。
治疗原发病:若是因肿瘤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引起肺不张,需针对肿瘤进行相应治疗,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若为肺部感染导致的肺不张,应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呼吸功能训练
深呼吸:指导患者进行缓慢而深的呼吸,每次深呼吸尽量使胸廓充分扩张,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次深呼吸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每日3-4次。深呼吸有助于扩大肺泡容积,促进肺复张。
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如吸气2秒,呼气4秒,每分钟呼吸10-15次,每日练习3-4次。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功能。
三、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肺不张患者,给予氧疗纠正缺氧。根据患者缺氧程度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一般为1-3L/min;严重低氧血症者可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10L/min。通过纠正缺氧,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促进肺组织的恢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肺不张多与先天性因素、呼吸道感染等有关。在治疗时,儿童的呼吸功能训练需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配合程度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幼儿,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其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氧疗时要注意氧流量的精准控制,避免氧流量过高对儿童肺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去除病因治疗方面,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用药安全和手术耐受性等问题,如因异物导致的肺不张,取出异物时要考虑儿童气道的特殊性。
老年患者:老年肺不张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在呼吸功能训练时,要根据老年患者的体力状况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和时间。氧疗时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防止氧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去除病因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