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适用于轻度无严重并发症者,需卧床、锻炼等;手术用于不稳定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等,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等,儿童手术慎选;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早期防血栓等,中期增腰背肌锻炼等,后期恢复日常活动,康复中定期查骨折愈合调方案。
具体措施: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为6-12周,在此期间要避免起床活动。同时可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等,以促进骨折恢复和增强腰背肌力量。还可根据病情使用止痛药物等对症处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生长发育较快,保守治疗时更要密切观察骨折恢复情况,因为儿童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严格遵循卧床等治疗要求。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不稳定骨折:当腰椎骨折导致脊柱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时,如椎体压缩超过1/3、合并神经损伤症状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爆裂性骨折伴有神经受压的患者,此时手术可以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于此类患者,可考虑经皮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手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老年患者手术需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较为复杂的腰椎骨折情况,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装置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通过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缓解疼痛的目的。对于老年患者,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要注意手术可能出现的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儿童患者一般较少采用手术治疗,除非骨折情况非常严重,手术风险需充分评估,因为儿童骨骼处于发育阶段,手术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需谨慎权衡利弊。
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骨折恢复的早期阶段都要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康复主要是进行下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对于儿童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训练安全且适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中期康复:随着骨折的进一步恢复,可逐渐增加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强度,如从卧位的腰背肌锻炼过渡到坐位的腰背肌锻炼等。同时要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等,提高患者的整体功能。对于老年患者,中期康复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逐步进行,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后期康复:后期康复主要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步态训练等,使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