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及康复辅助复位。手法复位有足蹬法、科氏法、牵引推拿法,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切开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有合并损伤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等情况;康复辅助复位对部分肩关节习惯性脱位且脱位程度较轻患者,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通过特定康复训练辅助复位,但不能替代正规复位方法。
一、手法复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适用人群: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一般无特殊年龄、性别禁忌,但对于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等特殊病史患者需谨慎操作。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以足跟作为反牵引力,逐渐内收、内旋患肢,同时用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当听到弹响时,表明复位成功。
2.科氏法(Kocher法)
适用人群:主要用于肩关节前脱位,对于能够配合操作且无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适用,儿童使用需特别谨慎,因其骨骼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肘部,另一手握住腕部,使患肢屈肘90°,然后将上臂外展、外旋,再内收,使手搭到对侧肩部,若操作正确可完成复位。
3.牵引推拿法
适用人群:适用于肌肉发达、脱位时间稍长的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一般成年患者可尝试,老年患者若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等则需评估后谨慎使用。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一助手用布带套住胸廓向健侧牵引,术者握住患肢腕部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使肱骨头复位。
二、切开复位
1.适应证
手法复位失败:经过多次手法复位尝试仍未成功的肩关节脱位患者。
有合并损伤:如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且骨折块影响复位,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需切开复位以处理合并损伤。例如肩关节脱位同时伴有腋动脉损伤,此时需切开复位并修复血管。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脱位时间超过3周以上的肩关节脱位,由于局部组织粘连等原因,手法复位难度大,多需切开复位。
2.操作要点:通过手术切开肩关节囊,显露脱位的肱骨头,然后进行复位操作,同时处理合并的损伤情况。
三、康复辅助复位(对于部分情况)
对于一些肩关节习惯性脱位且脱位程度较轻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特定康复训练,有时可辅助复位,但需在专业人员严格评估和操作下进行。康复训练主要通过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稳定性来辅助可能的复位,比如通过进行肩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渐进性抗阻训练等,增强肌肉力量,使肩关节保持稳定,减少脱位发生,对于偶尔发生脱位的患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恢复正常位置,但不能替代正规复位方法。例如对于因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薄弱导致偶尔脱位的年轻患者,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可能在脱位发生时辅助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