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治疗需隔离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水维持室内合适温湿度并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常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一般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高危人群超48小时依病情评估用,发热<38.5℃物理降温≥38.5℃且不适用退热药物,咳嗽流涕对症处理,儿童用专用剂型密切观察,孕妇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加强监测,老年人关注基础病及药物相互作用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一般治疗
流感患者需进行隔离,保证充足休息,每日保证7-8小时以上睡眠,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促进机体代谢废物排出,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温度18-22℃、湿度40%-60%,饮食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米粥、新鲜果蔬等,此基础措施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儿童需营造安静舒适休息环境,避免过度活动影响恢复。
二、抗病毒治疗
常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循证研究表明,一般建议流感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减轻发热、咳嗽等症状并缩短病程。对于高危人群(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即使发病超过48小时,依据病情评估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需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及相关临床研究合理选择用药。
三、对症治疗
发热处理:体温<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体温≥38.5℃且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避免低龄儿童(如<2岁)使用含氨基比林等不恰当成分的退热药物,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按循证医学中对症治疗规范选择。
咳嗽、流涕处理:对于咳嗽可根据病情选用止咳药物,流涕严重时可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清洗鼻腔等对症处理,均需遵循基于临床研究的对症治疗原则。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流感救治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复方感冒药,奥司他韦有儿童专用剂型,需按儿童体重规范用药,密切观察儿童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需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患流感风险较高,抗病毒治疗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依据循证研究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同时加强孕期监测,包括胎儿发育情况等,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由于孕妇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任何治疗措施都需谨慎评估。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流感救治中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变化,抗病毒治疗需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对症治疗时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需综合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救治方案,因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和病情变化耐受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