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由SARS-CoV引起,2002-2003年全球多地暴发,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居多,起病急,有相应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主要对症支持等治疗,预后不一有后遗症;新型肺炎由2019-nCoV引起,全球大流行,各年龄段易感,老人等重症风险高,症状多样,影像学有特点,治疗多样,预后与病情等相关,特殊人群感染各有特点。
新型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其传播途径除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外,还存在气溶胶传播等方式,在全球大流行。
临床症状与严重程度
非典:患者起病急,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相对较高。
新型肺炎: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可无明显发热,而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病情进展较快,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但其总体死亡率与非典相比存在差异,新型肺炎总体死亡率相对非典略低,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所不同。
影像学表现
非典:胸部影像学早期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纹理增多、模糊,随后出现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影,严重时可出现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白肺”表现。
新型肺炎: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同样可出现“白肺”,但在影像学演变速度等方面与非典有所不同,新型肺炎有些病例在短时间内病灶进展较快。
治疗与预后
非典: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及针对并发症的治疗等,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预后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部分患者康复后可能存在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新型肺炎: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采取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可康复,少数患者遗留肺纤维化等后遗症,总体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密切相关。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无论是感染非典还是新型肺炎,病情进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更积极的治疗干预;儿童感染新型肺炎后,多数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少数儿童可能发展为重症,需关注其呼吸、血氧等情况;孕妇感染后需要综合评估母婴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的患者,感染后病情往往更易加重,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肺炎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