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尿崩症因影响垂体后叶或下丘脑-垂体轴致抗利尿激素分泌或肾脏反应异常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及低渗尿;垂体瘤危害包括内分泌功能紊乱,生长激素瘤致青少年巨人症、成人肢端肥大症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致库欣综合征等,促甲状腺激素瘤致甲亢表现等,泌乳素瘤致女性闭经泌乳不孕等、男性性功能减退等;还可压迫周围组织,视神经交叉受压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下丘脑受压致体温、睡眠、食欲异常及加重尿崩症等。
一、垂体瘤尿崩症
垂体瘤尿崩症是垂体瘤相关的一种并发症。垂体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的肿瘤。当垂体瘤影响到垂体后叶或下丘脑-垂体轴时,可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或肾脏对ADH的反应异常,进而引发尿崩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24小时尿量可多达5-10升甚至更多,同时伴有烦渴、多饮,尿液渗透压降低(呈低渗尿)。这是因为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作用不敏感,使得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出现障碍,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
二、垂体瘤的危害
(一)内分泌功能紊乱
1.生长激素瘤:若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可导致生长激素过度分泌,引起巨人症,表现为身高异常增高,远超同龄人;若发生在成人期,则会引发肢端肥大症,出现手脚增大、面部容貌改变(额头变宽、颧骨突出、下颌前突等)、皮肤增厚粗糙等表现,还可能伴随血糖升高、高血压等代谢异常问题。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会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皮质醇,导致库欣综合征,患者出现向心性肥胖(腹部、颈部脂肪堆积明显,而四肢相对纤细)、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糖尿病倾向(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症状,长期患病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3.促甲状腺激素瘤: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表现,如心慌、手抖、多汗、消瘦、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烦躁易怒等,长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还可能对心脏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4.泌乳素瘤:在女性患者中,可导致闭经、泌乳、不孕等问题,影响生殖功能;在男性患者中,会出现性功能减退、不育、乳房发育等症状,同时泌乳素升高还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增加。
(二)压迫周围组织
1.视神经交叉受压:垂体瘤增大可压迫视神经交叉,导致患者视力下降,初期可能表现为视野缺损,如双颞侧偏盲等,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
2.下丘脑受压: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睡眠、食欲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中枢,垂体瘤压迫下丘脑可引起体温调节异常(如体温不稳定、高热或低体温)、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周期紊乱等)、食欲改变(食欲亢进或减退)等下丘脑功能紊乱表现,还可能影响水电解质平衡,进一步加重尿崩症等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