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出血有多种症状表现,呕血时出血快量大上消化道出血多呈棕褐或鲜红,黑便因血红蛋白硫化呈柏油样提示出血量50-70ml以上,便血下消化道出血粪便有不同颜色及表现,急性大量出血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慢性出血有贫血相关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表现及相关情况:如果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较大,血液可能经口腔呕出。出血来自上消化道时,呕血多呈棕褐色、咖啡渣样;若出血量大且速度快,可呕出鲜红色血液。例如,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胃肠道出血导致呕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耐受血容量减少的能力较弱。
黑便
表现及相关情况:上消化道出血或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结肠、直肠等距离肛门较近的部位,且出血速度较慢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经肠道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呈黑色,外观似柏油样,称为柏油样便。黑便提示出血量一般在50-70ml以上。对于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比如长期饮酒者,本身可能有胃肠道黏膜损伤风险,更容易出现胃肠道出血导致黑便;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群,黑便可能是溃疡复发或出血的表现。
便血
表现及相关情况:下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果酱样等。如果是肛管、直肠部位的出血,多表现为便后滴血或粪便表面带血;若出血部位在结肠上段,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则可表现为暗红色血便;小肠出血时,若出血量不多、速度较慢,粪便颜色可无明显改变,需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发现,若出血量较多则可能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在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血管弹性差,胃肠道出血时便血表现可能不典型,且更容易出现贫血等并发症;孕妇出现胃肠道出血时,不仅要考虑自身健康,还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因为失血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等情况。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表现及相关情况:急性大量出血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口渴、晕厥等症状。这是由于失血导致血容量不足,引起周围循环障碍。不同年龄人群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不同,儿童血容量相对较少,急性失血时更容易出现休克等严重情况,需及时补液等治疗;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心血管基础疾病,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时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出血停止后,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这是因为出血量较大后,血液分解产物吸收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贫血相关症状
表现及相关情况:慢性胃肠道出血时,患者可逐渐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短、心悸等。不同年龄人群贫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长期慢性胃肠道出血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生长迟缓、精神萎靡等;老年人贫血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头晕、胸闷等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