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骨关节退变时人体自我修复形成的骨质增生,常见症状有与活动相关的疼痛(可为酸痛、刺痛等)、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明显的关节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的活动受限,还有局部肿胀、压迫神经时出现的麻木无力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症状表现有一定差异,特殊人群需更谨慎处理。
一、骨刺的定义
骨刺,医学上称为骨赘,是一种骨骼的病理性增生现象,通常是人体为了适应力学变化,自我修复而形成的骨质增生,多发生在关节边缘等部位,是骨关节退变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性改变。
二、骨刺常见的症状
(一)疼痛
1.与活动相关
在活动受累关节时容易出现疼痛,例如膝关节长骨刺的患者,行走、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会明显加重。这是因为活动时骨刺会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神经等结构,引起疼痛感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老年人由于关节退变本身就比较明显,长骨刺后疼痛可能更为常见且持续;年轻人如果是由于创伤等因素导致的局部骨刺形成,活动时也会因骨刺刺激而疼痛。
休息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骨刺刺激比较严重,休息时也可能存在隐痛。
2.疼痛性质
多为酸痛、刺痛等。例如颈椎长骨刺压迫神经时,可能会出现上肢的刺痛感,疼痛可放射至手部。
(二)关节僵硬
1.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明显
患者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受累关节会有僵硬感,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随着活动的进行,僵硬感会逐渐缓解。比如膝关节长骨刺的患者,早晨起床后感觉膝关节发紧、活动不灵活,活动一会儿后这种僵硬感就会减轻。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关节僵硬的表现可能类似,但老年人可能因为关节退变基础更重,僵硬感相对更明显一些。
(三)活动受限
1.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由于骨刺的存在,关节的正常活动会受到限制。以髋关节长骨刺为例,患者可能会发现髋关节外展、内收等活动范围变小。对于儿童,如果是先天性的骨骼发育异常导致的局部骨刺形成,可能会影响相应关节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活动,导致活动受限,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功能发展。而成年人则会因为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如行走、穿衣等动作受到影响。
(四)其他症状
1.局部肿胀
当骨刺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时,受累关节局部可能会出现肿胀。例如跟骨长骨刺时,足跟部可能会有肿胀现象,尤其在长时间行走后肿胀会加重。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肿胀表现不同,但女性如果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加重跟骨骨刺引起的肿胀等症状。
2.麻木、无力
当骨刺压迫周围神经时,会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无力症状。比如颈椎骨刺压迫神经根时,除了上肢疼痛外,还可能出现手部麻木、握力下降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颈椎骨刺压迫神经,麻木等症状可能会加重,需要更谨慎地进行治疗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