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的发生原因包括气道阻塞(异物阻塞、痰液阻塞)、肺部受压(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先天性因素、肿瘤)、神经肌肉因素(重症肌无力、脊髓病变)。
一、气道阻塞
1.异物阻塞:儿童误将小物件如花生、豆类等吸入气道,可导致局部肺不张,因为异物会阻塞支气管,使远端肺泡内气体被吸收,从而引起肺不张。成年人也可能因进食时误吸异物发生气道阻塞性肺不张。
2.痰液阻塞:老年人由于咳嗽反射减弱,且常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痰液分泌增多且较黏稠,容易阻塞支气管。长期卧床的患者,痰液排出不畅,也易导致痰液阻塞气道引发肺不张。例如,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由于活动减少,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痰液积聚在支气管内,造成气道阻塞进而引起肺不张。
二、肺部受压
1.胸腔积液:大量胸腔积液会压迫肺组织,使肺组织被压缩,导致肺不张。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如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等,当积液量较多时,均可压迫肺组织。例如,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胸腔积液,随着积液量的增加,肺组织被逐渐压缩,发生肺不张。
2.气胸:气胸时,气体进入胸腔,压迫肺组织,导致肺组织萎陷,引起肺不张。外伤性气胸或自发性气胸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有肺大疱的患者,肺大疱破裂后气体进入胸腔,压迫肺组织,造成肺不张。
3.纵隔肿瘤:纵隔肿瘤可压迫支气管,使其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肺不张。纵隔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对周围的支气管产生压迫。例如,胸腺瘤较大时,可压迫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导致远端肺组织通气障碍,发生肺不张。
三、支气管狭窄或阻塞
1.先天性因素:一些儿童可能存在先天性支气管狭窄或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等情况,导致气道狭窄,影响气体的正常进出,从而引起肺不张。例如,先天性支气管狭窄的患儿,在出生后就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不张等表现。
2.肿瘤:支气管本身的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肿瘤生长会逐渐阻塞支气管腔,使远端肺组织通气受阻,引发肺不张。肺癌患者中,因肿瘤阻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的情况较为常见。另外,肺外的肿瘤转移至支气管周围,压迫支气管,也可引起支气管狭窄和肺不张。
四、神经肌肉因素
1.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肌无力,咳嗽无力,痰液排出困难,进而引起气道阻塞和肺不张。例如,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肌麻痹,无法有效咳嗽,痰液积聚在气道内,造成肺不张。
2.脊髓病变:脊髓损伤或脊髓灰质炎等脊髓病变可导致支配呼吸肌的神经功能受损,引起呼吸肌瘫痪或无力,影响肺部的通气和痰液排出,增加肺不张的发生风险。比如,脊髓损伤患者,若损伤平面较高,影响到呼吸肌的神经支配,就可能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和肺不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