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存在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体温过高、焦虑等护理问题,相应护理措施包括改善气体交换(环境调整、体位调整、呼吸训练)、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饮水、胸部物理治疗)、降温护理(监测体温、物理降温)、心理护理(沟通交流),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肺部感染的护理问题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导致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有关。不同年龄段人群肺部感染时气体交换受损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老年人可能在活动后更易出现气促等症状,其原因在于儿童肺部组织娇嫩,老年人肺功能本身有衰退,感染后更易影响气体交换。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咳嗽无力或患者体弱不能有效咳痰等有关。对于婴幼儿,其咳嗽反射较弱,痰液不易排出;老年人因肌肉力量减退等因素,也较难有效咳出痰液,这都与清理呼吸道无效相关。
(三)体温过高
与肺部感染引起炎症反应有关。各年龄段人群体温过高的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体温升高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
(四)焦虑
与呼吸困难、病情反复或对疾病预后担忧等有关。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都可能因疾病带来的不适等产生焦虑情绪,儿童可能因就医等环境陌生而焦虑加重等。
二、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一)改善气体交换
1.环境调整: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50%~60%。对于儿童,要注意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老年人则需避免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刺激。
2.体位调整: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减少肺部淤血,儿童可适当垫高背部等,老年人要注意体位变换时的安全。
3.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婴幼儿可通过拍背等方式辅助排痰,老年人可在体力允许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饮水: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成人每日饮水150~2000ml左右,儿童需根据年龄给予适量水分,以稀释痰液,老年人也要保证水分摄入,但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等情况。
胸部物理治疗如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拍背时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背部等,婴幼儿拍背力度要适中,老年人要防止骨折等情况发生。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等措施,湿化气道促进痰液排出。
(三)降温护理
监测体温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儿童要注意体温测量的准确性,可选择合适部位测量体温。
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降温,擦浴时注意老年人皮肤情况等差异情况,儿童避免擦浴部位不当等。若体温超过℃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但儿童需谨慎选择降温药物等情况。
(四)心理护理
沟通交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对于儿童要通过亲切的态度安抚情绪;老年人则要耐心倾听其担忧,给予安慰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