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为霉菌性阴道炎需结合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及白带常规等检查,月经期间霉菌性阴道炎局部清洁要温水洗外阴、选透气卫生巾,局部抗真菌可涂药膏,口服药需医生评估,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且都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刺激食物、规律作息、穿宽松棉质内裤
一、判断是否为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来月经时可能因局部潮湿等因素使症状更明显,但最终确诊需结合妇科检查及白带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白带常规中若发现假菌丝或芽生孢子可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
二、月经期间霉菌性阴道炎的一般处理原则
(一)局部清洁护理
1.外阴清洁:月经期间要注意外阴清洁,使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局部干燥,但要避免进行阴道内冲洗,因为月经期间阴道内环境改变,阴道冲洗可能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加重感染风险。清洗时要从前向后洗,防止肛门细菌污染外阴。
2.卫生巾选择: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勤更换卫生巾,一般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减少局部闷热潮湿环境,降低霉菌滋生繁殖的机会。
(二)药物治疗相关注意事项
1.局部抗真菌药物:月经期间可以考虑使用局部抗真菌的栓剂等药物,但要避免阴道内给药。如果外阴瘙痒明显,可使用克霉唑乳膏等局部外用抗真菌药膏涂抹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药膏接触到卫生巾等部位,防止影响药物效果。
2.口服抗真菌药物: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口服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因为月经期间身体状况特殊,要考虑药物对月经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建议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月经期间患霉菌性阴道炎,要注意在月经干净后继续规范治疗,因为月经期间治疗有一定局限性,月经干净后需完成整个疗程的抗真菌治疗,一般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疗程为7-14天,要遵循足疗程用药原则,防止病情复发。同时,要注意性伴侣的情况,如果性伴侣有症状也需要同时治疗,否则容易相互传染。
(二)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月经期间患霉菌性阴道炎,由于其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治疗时更要谨慎选择药物。局部清洁护理要更加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在药物选择上,尽量选择对生殖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且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三)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降低,更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月经期间除了常规的清洁护理和药物注意事项外,还要关注自身整体健康状况,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导致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如糖尿病等,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四、生活方式调整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患者,月经期间患霉菌性阴道炎都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外阴瘙痒等症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利于病情恢复。同时,要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选择宽松棉质内裤,保持外阴通风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