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淋巴结肿瘤包含原发及继发两类,原发常见肺原发性淋巴瘤与遗传、病毒感染有关,继发多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经淋巴转移而来,临床表现有咳嗽等症状,诊断靠影像学及病理活检,治疗原发按情况综合治疗,继发针对原发及转移灶,儿童治疗考虑生长影响,老年人评估脏器选温和方案。
一、定义
肺淋巴结肿瘤是指原发于肺部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肺部淋巴结的肿瘤性病变,包含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及继发性肺淋巴结肿瘤两类。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较为罕见,继发性肺淋巴结肿瘤多由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如乳腺癌、胃癌等转移至肺部淋巴结。
二、分类
(一)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
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中较为常见的是肺原发性淋巴瘤,其起源于肺部淋巴组织,病理类型多样,如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
(二)继发性肺淋巴结肿瘤
多因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淋巴循环转移至肺部淋巴结,常见原发肿瘤包括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肿瘤细胞经淋巴途径播散至肺部淋巴结形成转移灶。
三、病因
(一)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的发病风险;此外,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也可能参与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与某些类型的肺淋巴瘤存在关联。
(二)继发性肺淋巴结肿瘤
主要是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播散至肺部淋巴结,其发生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转移途径等相关,例如原发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淋巴转移倾向时,更易转移至肺部淋巴结。
四、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若为继发性肺淋巴结肿瘤,还可能伴有原发肿瘤相关症状,如乳腺癌患者可能有乳房肿块等表现。部分患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常在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
五、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可发现肺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等改变,PET-CT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及转移情况,通过代谢显像判断淋巴结是否为肿瘤性病变。
(二)病理活检
是确诊肺淋巴结肿瘤的金标准,可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纵隔镜活检或淋巴结穿刺活检等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及性质。
六、治疗
(一)原发性肺淋巴结肿瘤
根据病理类型及分期采取相应治疗,如早期肺原发性淋巴瘤可考虑手术切除,中晚期可能需要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二)继发性肺淋巴结肿瘤
主要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同时针对肺部淋巴结转移灶可采取化疗、放疗等措施,以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症状。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肺淋巴结肿瘤时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治疗时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可能严重影响儿童器官功能的药物,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二)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治疗时需充分评估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如化疗方案需调整剂量以降低对老年人身体的负担,同时关注老年人的营养支持及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