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轻微肺气肿患者,需从一般生活方式调整、呼吸康复训练、定期监测与就医三方面进行应对。一般生活方式调整要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适度运动;呼吸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要定期监测肺功能,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一般生活方式调整
1.戒烟:吸烟是导致肺气肿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患有轻微肺气肿的患者,必须严格戒烟。吸烟会持续刺激呼吸道,加重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戒烟可以阻止肺气肿病情进一步恶化。无论年龄大小,吸烟都会对肺部造成损害,及时戒烟能为肺部修复创造有利环境。
2.避免空气污染:尽量避免接触工业废气、雾霾等污染空气。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若需外出可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空气污染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加重,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应注意远离污染环境,比如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更易受污染空气影响呼吸道健康;老年人肺部功能本身有所减退,污染空气对其肺部的不良影响更显著。
3.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部的通气功能。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能逐渐改善心肺功能。年轻人可选择强度稍高一些的运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老年人运动时要避免过于剧烈,以防发生意外,运动过程中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
二、呼吸康复训练
1.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尽量将空气吸入肺部;呼气时,腹部收缩,缓慢将气呼出,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训练2-3次。通过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度,提高肺的通气量。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儿童进行训练时家长可在旁辅助引导,帮助其掌握呼吸节奏;老年人进行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用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缩唇程度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缩唇呼吸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从而改善通气功能。年轻人可较容易掌握缩唇呼吸的技巧;老年人在训练时要注意保持呼吸节奏,逐渐适应这种呼吸方式。
三、定期监测与就医
1.定期监测肺功能: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气流受限的程度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应遵循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查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老年人进行检查时要注意身体状况,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2.及时就医的情况:当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剧烈咳嗽、痰量明显增多且性质改变、发热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出现了变化,如合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一旦出现上述异常情况都要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