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脂肪肝有一般症状、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及其他可能症状。一般症状包括肝区不适或隐痛(因脂肪堆积致肝脏体积增大刺激包膜)、乏力(肝脏代谢受影响致能量代谢紊乱);消化系统相关症状有食欲不振(肝脏功能异常影响消化液分泌等)、腹胀(胃肠消化功能受影响致食物消化排空减慢等);其他可能症状有体重变化(肥胖者体重上升,营养不良者体重下降)、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受影响致胆红素积聚)。
乏力:患者常感觉浑身没力气,容易疲倦。这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能量代谢紊乱有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发生脂肪肝时,其代谢功能下降,身体获取能量的过程受到干扰,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长期饮酒的中度脂肪肝患者,酒精会损害肝脏细胞,影响肝脏正常代谢,进而更容易出现乏力情况。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破坏肝脏细胞结构和功能,影响代谢过程,使得患者更容易感到乏力。
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与肝脏功能异常影响消化液分泌等有关。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消化有重要作用,脂肪肝时肝脏功能受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可能出现障碍,进而影响脂肪消化,导致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引起食欲不振。患有糖尿病的中度脂肪肝患者,由于血糖代谢紊乱,也可能伴随食欲不振的症状。糖尿病会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包括消化系统,高血糖状态可能抑制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导致患者食欲下降。
腹胀:部分中度脂肪肝患者会有腹胀感,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胃肠道消化功能受到脂肪肝的影响,食物消化和排空速度减慢,导致胃肠道内气体积聚等引起腹胀。肥胖合并中度脂肪肝的人群,由于腹部脂肪堆积较多,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压迫,进一步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加重腹胀症状。例如,肥胖者腹腔内脂肪组织增多,可能会挤压胃肠道,使胃肠蠕动受限,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产生气体积聚,引起腹胀。
其他可能症状
体重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异常,肥胖人群可能体重持续上升,而一些因营养不良等其他原因导致脂肪肝的人群可能体重下降。肥胖是引起中度脂肪肝的常见原因之一,过多的热量摄入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包括肝脏,所以肥胖者往往体重会逐渐增加。而如果是由于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引起的中度脂肪肝,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因为身体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体重稳定。例如,长期节食减肥导致营养不良的人群,容易出现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进而出现体重下降。
黄疸:少数中度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轻度黄染。这是因为脂肪肝严重时影响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黄疸。在一些酒精性中度脂肪肝患者中,由于酒精对肝脏细胞的损害较为严重,可能更容易出现黄疸症状。酒精会干扰肝脏的胆红素代谢途径,使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黄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