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症状体征以及如何进行抢救
呼吸衰竭症状体征有呼吸困难为早期表现且有频率深度节律等改变、发绀是缺氧典型体征但贫血者可不明显、急性有精神神经症状如烦躁昏迷慢性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有兴奋嗜睡等、循环系统早期心动过速严重致血压下降等还可伴咳嗽咳痰及右心衰表现;抢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分泌物必要建人工气道、依类型氧疗Ⅰ型高浓度Ⅱ型低浓度低流量、常规氧疗无效等用机械通气分无创有创、治疗原发病如抗感染纠正心衰等,特殊人群儿童注意气道湿化用药谨慎监测,老年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注意,妊娠合并需权衡母婴安全多学科协作。
一、呼吸衰竭的症状体征
1.呼吸困难:为呼吸衰竭最早期表现,可呈现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改变,如浅快呼吸、点头呼吸或提肩呼吸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鼻翼扇动;
2.发绀:是缺氧的典型体征,口唇、甲床等部位呈紫蓝色,但需注意贫血患者因血红蛋白含量低,发绀可能不明显;
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吸衰竭可出现烦躁、躁动、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慢性呼吸衰竭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时,早期可表现为兴奋、多汗,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等;
4.循环系统表现:早期可出现心动过速,严重时可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休克;
5.其他:可伴有咳嗽、咳痰,若为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痰液可呈脓性;合并右心衰竭时可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如肝大、下肢水肿等。
二、呼吸衰竭的抢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通过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采用吸痰装置清理气道;对于气道严重阻塞或昏迷患者,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确保气道通畅;
2.氧疗:根据呼吸衰竭类型选择氧疗方式,Ⅰ型呼吸衰竭(仅有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可给予高浓度吸氧(氧浓度>35%),迅速纠正缺氧;Ⅱ型呼吸衰竭(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需给予低浓度(氧浓度<35%)、低流量吸氧(1~2L/min),避免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3.机械通气:当常规氧疗无法改善缺氧状态或出现呼吸肌疲劳、二氧化碳潴留进行性加重时,应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包括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能配合的患者)和有创机械通气(用于病情较重、无创通气无效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4.治疗原发病:积极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需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急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需纠正心衰等;
5.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呼吸衰竭时需特别注意保持气道湿化,避免过度镇静,因儿童对药物耐受性与成人不同,用药需谨慎,且要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老年人:呼吸衰竭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频率;
妊娠合并呼吸衰竭:需权衡母婴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如氧疗时需注意吸氧浓度对胎儿的影响,机械通气时需考虑妊娠子宫对通气的影响,必要时请妇产科及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