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有多种症状,全身症状包括部分患者全身乏力(年龄大及长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者易出现)、消瘦(肝脏功能受损致营养吸收代谢异常,有基础疾病者更突出);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减退(肝脏功能异常影响消化致)、腹胀(肝脏结构功能破坏影响胃肠血液循环消化功能致);肝区症状为肝区隐痛或不适(肝脏包膜受牵拉等致,乙肝患者更频繁);其他症状有蜘蛛痣(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减弱致,女性患者病情进展时易现)、肝掌(同样因雌激素灭活障碍致,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概率高),有相关症状且有肝病危险因素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这是较为常见的全身表现。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可能更为明显,长期的肝纤维化会使身体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能量产生不足,从而导致乏力感。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酗酒、熬夜等人群,更容易出现全身乏力症状,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影响全身能量代谢。
还可能有消瘦的表现,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患者进食量可能减少,或者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利用,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对于有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肝纤维化可能会加重代谢紊乱,使消瘦情况更为突出。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不想吃东西,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这是因为肝脏是参与消化液分泌等消化相关功能的重要器官,肝纤维化导致肝脏功能异常,影响胆汁分泌等,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食欲减退。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暴饮暴食、高脂饮食的人群,本身肝脏消化负担较重,患肝纤维化时食欲减退症状可能更明显。
腹胀也较为常见,肝纤维化会使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年龄较大的人群胃肠蠕动本身相对较慢,患肝纤维化时腹胀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相对更严重。
肝区症状
肝区隐痛或不适是肝纤维化较典型的症状。肝脏包膜受到牵拉等因素影响时会出现疼痛或不适感,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对于有乙肝病史的患者,肝纤维化过程中肝区不适可能更为频繁,因为乙肝病毒持续对肝脏造成损伤,容易进展为肝纤维化,进而出现肝区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蜘蛛痣,这是一种特殊的皮肤表现,表现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其发生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血管扩张。在女性患者中,若肝纤维化病情进展,可能更易出现蜘蛛痣相关表现。
还可能有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及指端腹侧部位皮肤发红。同样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障碍,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所致。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掌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会影响其正常功能。
肝纤维化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有所不同,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尤其是有肝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肝穿刺活检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