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脊柱骨折类型,由外力或骨质疏松致胸腰椎椎体前柱压缩呈楔形变,创伤因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临床表现有疼痛、脊柱畸形、活动受限;诊断靠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发病原因
创伤因素:
交通事故:车辆撞击等强大的冲击力可使胸腰椎受到挤压,从而引发压缩性骨折,尤其在高速行驶的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发生,中青年因活动量大、风险接触多相对更易发生,而老年人本身骨质相对疏松,即使较小的外力也可能导致骨折。
高处坠落:从高处坠落时,身体垂直下落,臀部或脚部首先着地,冲击力上传至胸腰椎,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这种情况在建筑工人等高空作业人群中较易出现,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发生可能,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坠落更易引发骨折。
重物砸伤:重物直接砸落在胸腰椎部位,强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局部,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见于工业作业场所等情况,各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具体与接触风险场景有关。
骨质疏松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流失,骨密度降低,骨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即使受到轻微的外力,如日常的弯腰、咳嗽等,也可能引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速,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表现
疼痛:受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疼痛可在活动时加剧,休息后有所缓解,但难以完全消失,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及基础健康状况有所不同,老年人可能疼痛相对更为敏感,且恢复过程中疼痛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脊柱畸形:骨折严重时可出现脊柱后凸或侧凸等畸形,外观上可见脊柱外观异常,青少年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脊柱畸形进一步发展,影响身体外观及功能;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脊柱退变,骨折后畸形可能会加重原有脊柱退变相关问题。
活动受限:患者会出现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无法正常弯腰、转身等,不同年龄人群活动受限程度有所不同,中青年可能因受伤前活动量较大,骨折后活动受限对日常生活影响更为明显,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恢复活动能力;老年人本身活动量相对较少,活动受限可能对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较大,如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都会受到限制。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显示胸腰椎椎体的形态改变,如椎体压缩的程度、范围等,能较为直观地发现椎体是否有楔形变等情况,对于初步筛查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重要作用,各年龄人群均可通过X线检查进行初步诊断。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椎体骨折的细节,如骨折线的走行、是否累及椎管等情况,对于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CT检查,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
MRI检查:不仅可以显示骨折情况,还能评估脊髓、神经等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对于判断是否有脊髓受压等情况非常重要,各年龄人群均可进行MRI检查,但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