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节紊乱常见于脊柱小关节,主要症状表现有:突发剧烈的脊柱部位疼痛且可放射,有牵涉痛;脊柱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活动脊柱时可听到清脆弹响;受累脊柱节段周围肌肉出现反射性痉挛,不同年龄人群及有不同生活方式、病史的人群症状表现会有相应差异。
疼痛
脊柱部位疼痛:多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以脊柱某一特定节段为主,比如颈椎小关节紊乱时,患者颈部会出现明显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等部位;腰椎小关节紊乱时,腰部疼痛较为显著,疼痛性质可为刺痛、酸痛或牵扯样痛等,在活动脊柱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小关节紊乱导致的疼痛,年龄因素可能影响疼痛的耐受程度等,但疼痛本身的基本特征相似。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伏案、弯腰劳作等)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脊柱小关节紊乱引发疼痛。有脊柱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小关节紊乱时,疼痛可能更剧烈且恢复相对较慢。
牵涉痛:除了局部脊柱疼痛外,还可能出现牵涉痛,例如颈椎小关节紊乱可能导致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腰椎小关节紊乱可能引起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的牵涉痛,这是因为脊柱小关节周围的神经受到刺激后,通过神经传导引发了远处部位的疼痛感觉。
活动受限
脊柱活动受限:患者脊柱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比如颈椎小关节紊乱时,颈部左右旋转、前屈后伸等活动都会受到限制;腰椎小关节紊乱时,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等动作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会感觉难以完成正常的脊柱活动动作,这是由于小关节紊乱后,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导致关节活动时受到阻碍。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受限程度可能因身体的柔韧性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年轻人相对柔韧性较好,但小关节紊乱时活动受限也较为明显;老年人本身柔韧性下降,若发生小关节紊乱,活动受限可能更为严重。有长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小关节紊乱时活动受限可能更突出。有脊柱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活动受限可能会更复杂,恢复活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关节弹响
脊柱小关节弹响:在活动脊柱时,可听到清脆的弹响音,这是因为小关节紊乱后,关节面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在活动过程中关节面发生错动或摩擦而产生弹响。不同人群出现关节弹响的情况有所不同,年轻人关节相对较灵活,可能更容易出现弹响,但不一定伴有明显症状;而中老年人若出现关节弹响且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则更需要引起重视。有不良脊柱姿势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小关节紊乱出现关节弹响的几率可能增加。有脊柱退行性变等病史的人群,出现关节弹响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脊柱周围肌肉痉挛:小关节紊乱时,受累脊柱节段周围的肌肉会出现反射性痉挛,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比如颈椎小关节紊乱时,颈部肌肉可能发生痉挛;腰椎小关节紊乱时,腰部肌肉会出现痉挛现象。不同年龄人群的肌肉痉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肌肉相对较柔软,发生痉挛时可能表现为局部肌肉紧张但可能不如成人明显;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弹性下降,肌肉痉挛时可能恢复相对较慢。生活方式中长期姿势不良等因素可能导致肌肉更容易出现痉挛情况。有脊柱肌肉劳损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小关节紊乱时肌肉痉挛可能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