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需从病因干预、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定期复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综合应对。病因干预包括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有胃黏膜保护剂、改善胃肠动力药物、抑酸剂等;饮食要规律进食、调整结构、避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监测癌变风险;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病因干预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若存在Hp感染,需进行规范的抗Hp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个体情况及当地Hp耐药情况等因素决定。同时,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吸烟,避免长期食用辛辣、腌制、烟熏等刺激性食物。
二、药物治疗
1.胃黏膜保护剂:可以保护胃黏膜,常见的有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它们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损伤。
2.改善胃肠动力药物:对于伴有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3.抑酸剂: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反酸、烧心等症状,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来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三、饮食调理
规律进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饥过饱。一般建议每日三餐规律,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西兰花、菠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前面提到的辛辣、腌制、烟熏食物等应尽量避免,同时要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饮品。
四、定期复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情况的患者。一般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通常轻度萎缩性胃炎可1-2年复查一次胃镜;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情况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可能需要缩短,如半年到1年复查一次胃镜,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药物选择上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调理更要注重易消化、营养均衡。
儿童患者: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对于儿童Hp感染的治疗,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且要注意抗Hp治疗的规范和彻底性,同时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食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食物。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对月经、妊娠等方面的可能影响,尤其是在使用一些可能影响内分泌或对生殖系统有潜在影响的药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同时,女性在情绪管理上也可能对病情有一定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