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宝宝肠痉挛排气可通过腹部按摩、热敷、适当运动、改变喂养方式来进行,腹部按摩以宝宝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5-10分钟;热敷用40-50℃温热毛巾等敷腹部10-15分钟;能活动的宝宝适当运动,小婴儿做被动操;母乳喂养妈妈避产气食物且注意含接姿势,配方奶喂养注意冲泡和拍嗝。
一、腹部按摩
1.操作方法:家长可将双手温暖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这样做是因为顺时针按摩模拟了肠道蠕动的方向,有助于促进肠道内气体的排出。一般每次按摩时间可保持在5-10分钟,频率以每分钟100-120次为宜。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按摩力度要适中,新生儿和小婴儿力度要轻柔,随着宝宝长大可适当增加力度,但要以宝宝感觉舒适为准。
2.适用人群及原因:适用于各年龄段肠痉挛导致腹胀、需要排气的宝宝。因为通过按摩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气体在肠道内移动,从而促进排气。
二、热敷
1.操作方法: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宝宝)敷在宝宝腹部,注意热水袋外面要包裹毛巾等隔温物。热敷温度保持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时间约10-15分钟。对于新生儿,热敷时间可适当缩短至5-8分钟。热敷能使腹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的同时有助于气体排出。
2.适用人群及原因:适用于大部分肠痉挛宝宝,尤其对因腹部着凉引起肠痉挛需要排气的宝宝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对于皮肤娇嫩的宝宝,热敷时需密切关注皮肤状况,避免出现烫伤。
三、适当运动
1.操作方法:对于能够自主活动的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鼓励其适当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在室内爬行、慢走等。宝宝爬行或慢走时的身体活动可以带动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对于小婴儿,家长可以帮助其做被动操,如屈伸腿部等动作,模拟蹬腿运动,每次进行3-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2.适用人群及原因:适合能够进行一定活动的宝宝。运动能促进肠道的机械性活动,有助于肠道内气体的排出。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宝宝过度疲劳,对于年龄较小、身体较弱的宝宝,运动要适度。
四、改变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宝宝: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因为妈妈摄入的食物成分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过多产气食物可能会导致宝宝肠道气体增多。同时,母乳喂养时要注意正确的含接姿势,让宝宝尽可能多地含住乳晕,避免吸入过多空气。
2.配方奶喂养宝宝:要注意奶粉的冲泡方法,按照正确比例冲泡,避免奶粉过浓或过稀。冲泡时要缓慢轻轻摇晃奶瓶,减少气泡产生。喂奶后要及时给宝宝拍嗝,将宝宝竖抱,头部靠在家长肩上,用空心掌轻轻从宝宝背部中央由下向上拍嗝,每次拍嗝时间约5-10分钟,直到宝宝打出嗝来,这样可以排出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吸入的空气,减少肠道内气体。
3.适用人群及原因:适用于所有正在进行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合理的喂养方式可以从源头减少宝宝肠道内气体的产生,对于缓解肠痉挛、促进排气有重要作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需要注意的细节不同,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肠道气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