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折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分保守和手术。无明显移位者保守治疗,包括胸带固定、对症支持;有明显移位或合并重要脏器损伤者手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症状
1.局部疼痛
胸骨骨折后,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在深呼吸、咳嗽、变动体位时疼痛往往会加剧。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身体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因疼痛导致的异常表现,这与骨折处的神经受到刺激有关。
成人在活动胸部相关部位时,疼痛会十分明显,例如弯腰、转身等动作都会引发疼痛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胸部的活动会使骨折端产生位移,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
2.肿胀
骨折部位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引起的。肿胀程度可能因骨折的严重程度而异,严重的胸骨骨折可能会导致局部明显肿胀,皮肤可能会有瘀斑出现。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肿胀消退可能会比较缓慢,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
3.畸形
严重的胸骨骨折可能会出现胸骨畸形,例如胸骨局部隆起或凹陷等情况。这是因为骨折端发生了明显的移位,破坏了胸骨原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在儿童中,由于骨骼的柔韧性相对较好,畸形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如果骨折移位严重,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形表现,这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
4.呼吸困难
当胸骨骨折合并有胸部其他脏器损伤或者骨折严重移位影响胸廓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例如,骨折端移位压迫肺部组织,影响肺部的正常通气功能。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骨骨折后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其原本的肺部功能就相对较差,再加上胸骨骨折的影响,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的障碍。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固定制动: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胸骨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胸带外固定来限制胸廓的活动,减少骨折端的移位,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在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胸部疼痛和肿胀等变化。儿童在固定时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胸带,避免过紧影响呼吸和生长发育,同时要定期调整胸带的松紧度,确保固定效果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对症支持: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儿童应谨慎使用。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在对症支持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可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胸骨骨折有明显移位,影响胸廓稳定性,或者合并有胸腔内重要脏器损伤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骨折端移位明显导致纵隔结构受压,或者合并有心脏损伤等情况。
手术方式: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将移位的骨折端复位,并用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固定,以恢复胸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术后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等。儿童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方式,尽量减少对儿童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