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有局部症状(疼痛、肿胀)和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不同人群(儿童、女性、老年人)症状有特点,需与心绞痛、胸膜炎鉴别,心绞痛疼痛部位等与肋软骨炎不同,胸膜炎有其自身呼吸道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肋软骨炎不同。
疼痛:是肋软骨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钝痛,程度轻重不一。疼痛部位多在胸前部位,常累及单根或多根肋软骨,以第2-4肋软骨多见。疼痛可随咳嗽、深呼吸、活动等加重,有时在休息时也会有隐痛或胀痛。例如,有些患者在咳嗽时会明显感觉到胸前肋软骨部位疼痛加剧,影响正常呼吸动作。
肿胀:患病肋软骨部位可能出现肿胀。用手触摸时可感觉到局部隆起,肿胀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度肿胀可能不太明显,而病情较重时肿胀会比较显著,能看到局部有轻微的膨出。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肋软骨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的。不过,并不是所有肋软骨炎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只有在炎症反应较为明显时才会出现。
乏力:由于炎症的消耗以及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欠佳。例如,原本体力较好的人患肋软骨炎后会明显感觉容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
不同人群肋软骨炎症状的特点
儿童
儿童肋软骨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疼痛表现可能不太典型。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疼痛部位和性质,常表现为哭闹不安,不愿活动患侧上肢。而且儿童的肿胀情况可能因皮肤较薄,更容易被察觉,但由于儿童不会配合检查,诊断相对困难。同时,儿童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成人不典型,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现的概率和程度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医生仔细观察和鉴别。
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肋软骨炎的症状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女性在生理期前后,肋软骨炎的疼痛可能会有所加重。这是因为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和疼痛敏感性。另外,女性可能更关注自身身体外观,肿胀等局部表现可能会给她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老年人
老年人肋软骨炎患者,由于机体机能衰退,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不那么敏感,但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例如,老年人可能在炎症反应时更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乏力、低热等全身表现。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肋软骨炎的症状可能会与这些基础疾病的症状相互混淆,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与其他疾病症状的鉴别
与心绞痛鉴别
心绞痛主要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左臂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为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而肋软骨炎疼痛主要在胸前肋软骨部位,疼痛性质为刺痛、钝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缓解疼痛,这是两者在疼痛部位、性质和对药物反应上的主要鉴别点。
与胸膜炎鉴别
胸膜炎疼痛也可累及胸部,但胸膜炎疼痛多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疼痛程度较重,常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改变。而肋软骨炎主要是肋软骨局部的病变,胸部影像学检查一般无胸膜相关的异常改变,这是两者的重要鉴别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