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发病部位在上,症状主要是咳嗽等全身症状轻,影像学多无明显异常,病程短预后好,病因有感染、理化、过敏等,治疗以对症为主;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发病部位更靠下,症状咳嗽明显、有痰、可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影像学有肺纹理增粗等,病程可能稍长,预后因人群而异,病因与气管炎相似且有特殊情况,治疗同样对症,儿童和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气管炎:是指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多由病毒、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
支气管炎:则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同样可由感染、理化因素、过敏等因素导致,发病部位较气管炎更靠下,累及支气管。
二、症状表现
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初期多为干咳,随后可伴有少量黏痰,部分患者可出现胸骨后discomfort(不适)感,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无继发感染,一般无明显发热等全身表现。
支气管炎:咳嗽较为明显,可伴有较多痰液,部分患者痰液可为脓性,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甚至更高,还可能伴有喘息、气急等症状,全身症状相对气管炎更明显,儿童等人群可能因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而影响呼吸等。
三、影像学表现
气管炎:胸部X线或CT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或仅见气管纹理增粗等非特异性改变。
支气管炎: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沿支气管分布的小片状阴影等,儿童支气管炎在影像学上可能更易出现肺纹理增粗伴肺门阴影增浓等表现。
四、病程与预后
气管炎:病程相对较短,一般经适当治疗后1-2周左右可逐渐恢复,预后较好,但若反复感染等可能迁延不愈。
支气管炎:病程相对气管炎可能稍长,儿童支气管炎有时可能发展为肺炎等,预后一般也较好,但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若病情较重,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等,需密切关注。对于老年人等有基础疾病者,支气管炎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预后相对复杂。
五、病因差异
气管炎: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等),物理因素如冷空气、粉尘等刺激,化学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等,过敏因素如花粉、真菌孢子等过敏反应。
支气管炎:病因与气管炎有相似之处,感染方面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较为常见,此外,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也是重要诱因,儿童支气管炎还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接触过敏原等有关,比如接触室内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易引发儿童支气管炎。
六、治疗原则
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若为病毒感染,一般无需抗病毒药物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等,有咳嗽症状明显者可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若为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
支气管炎:同样对症治疗,咳嗽咳痰明显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有喘息症状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合并感染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相应抗生素,儿童支气管炎在治疗时需尤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拍背等方式帮助排痰,婴幼儿还需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吸氧等支持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调整剂量,儿童则要避免使用不适合的镇咳药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