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气管炎、肺炎在解剖部位、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原则上有区别。解剖部位上,咽炎是咽部黏膜等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气管炎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炎症,也分急慢性;肺炎是终末气道等的炎症。影像学上,咽炎一般无明显异常,气管炎急性时多正常或肺纹理增粗,慢性有肺纹理增多等,肺炎有炎症浸润影。治疗上,咽炎病毒感染多对症,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慢性针对病因并改善生活方式;气管炎急性对症,慢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等;肺炎据病原体选抗感染药,对症支持治疗,儿童和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咽炎: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急性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有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困难等;慢性咽炎则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等原因导致,症状相对较轻,常有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可能因病毒感染等引发急性咽炎,成年人慢性咽炎相对多见,生活中用嗓过度、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慢性咽炎。
气管炎: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分为急性气管炎和慢性气管炎。急性气管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以及物理、化学刺激等引起,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开始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脓性痰;慢性气管炎多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感染等因素导致,临床上以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长期吸烟的成年人患慢性气管炎风险较高。
肺炎: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引起。肺炎的症状因病原体、病情严重程度等而异,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同年龄均可患病,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肺炎较为常见,病原体感染是主要原因,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者等)易患肺炎且病情可能较重。
影像学表现:
咽炎:一般无明显影像学异常,咽部检查可见黏膜充血等表现。
气管炎:急性气管炎胸部X线检查大多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慢性气管炎早期X线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表现。
肺炎: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有炎症浸润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差异,如细菌性肺炎多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影等。
治疗原则:
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多为自限性,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选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咽炎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等,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气管炎:急性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咳嗽无痰时可用镇咳药物,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时可用祛痰药物,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使用抗生素;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主要是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和平喘等治疗。
肺炎: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热治疗,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等。对于儿童肺炎,需格外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谨慎使用药物且避免不规范用药。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肺炎患者,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