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治疗分保守与手术及康复,保守适用于轻度无神经损伤者,需绝对卧床等;手术用于严重、有神经损伤或不稳定骨折,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微创等方式;康复分早中后期;特殊人群中老年要治骨质疏松防摔倒,儿童要重保留生长潜力,妊娠期女性治要考虑胎儿安全。
一、保守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轻度腰椎骨折,如压缩程度较轻(压缩椎体高度>1/3)且无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时,多采用保守治疗。
具体措施: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为6-8周,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以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同时,需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等,以促进骨折恢复和增强腰部肌肉力量。还可配合牵引治疗,通过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
二、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严重腰椎骨折:当腰椎骨折压缩程度严重(压缩椎体高度<1/3),或伴有神经损伤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时,需考虑手术治疗。青壮年患者腰椎骨折后如果影响脊柱稳定性,也多建议手术治疗。
不稳定性腰椎骨折:脊柱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的腰椎骨折,如爆裂性骨折等,需要通过手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出现脊柱畸形、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等情况。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显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以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稳定性。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
经皮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可采用微创手术方式。经皮椎体成形术是通过穿刺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椎体后凸成形术则是在注入骨水泥前先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再注入骨水泥,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能恢复部分椎体高度。
三、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骨折恢复的早期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康复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长期卧床导致的关节僵硬,如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中期康复:骨折恢复中期,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腰部肌肉力量的训练,除了继续进行腰背肌锻炼外,还可进行俯卧位抬头、挺胸等动作,进一步增强腰部肌肉,稳定脊柱。同时,可在佩戴支具的保护下,逐渐进行坐立、站立训练,但要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腰部受力过大。
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要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能力训练、步态训练等,使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于有神经损伤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神经功能的康复训练,如神经肌肉电刺激、运动再学习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在治疗腰椎骨折时,除了针对骨折的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方式改善骨密度。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因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再次骨折的风险较高。
儿童患者:儿童腰椎骨折相对较少见,多因高能量损伤引起。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更加注重保留脊柱的生长潜力。治疗方法的选择要谨慎,尽量选择对脊柱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脊柱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腰椎骨折较为罕见,治疗时要考虑到胎儿的安全。保守治疗时要注意卧床体位对胎儿的影响,手术治疗时要谨慎选择麻醉方式和手术时机,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