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肺炎有呼吸系统和全身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呼吸系统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全身表现有发热、乏力;胸部X线早期纹理增多模糊,进展现磨玻璃影等,胸部CT示双肺广泛磨玻璃影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表现
1.呼吸困难
多数患者起病急骤,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可在数天至数周内迅速恶化。这是急性间质性肺炎最突出的呼吸系统表现,其发生机制与肺间质炎症、纤维化导致的肺顺应性下降、气体交换障碍有关。例如,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影响氧气的弥散功能,患者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用力呼吸等表现。
在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中,呼吸困难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中青年患者可能相对能耐受一段时间的呼吸困难,但随着病情进展,仍会迅速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因体质等因素,早期呼吸困难症状可能被忽视,但病情进展也较为迅速。
2.咳嗽
患者多有咳嗽症状,可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咳嗽的产生与炎症刺激气道黏膜有关。急性炎症期,气道受到炎症因子的刺激,引起咳嗽反射。不同年龄患者咳嗽特点略有不同,儿童患者咳嗽可能相对不典型,有时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咳嗽可能伴有咳痰无力等情况。
3.发绀
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的发绀,这是由于严重的低氧血症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发绀的出现提示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二)全身表现
1.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37.3-38℃)或中等度热(38.1-39℃),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39℃);发热的原因是机体对肺内炎症的免疫反应。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发热特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易波动,且可能伴有寒战等表现;老年患者发热时,由于机体反应性较低,可能发热程度不如中青年明显,但更需警惕病情的进展,因为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往往较为隐匿。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肺功能受损,机体氧供不足,影响了全身各器官的正常代谢。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都会出现乏力症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例如患者原本可以进行日常的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患病后很快就会感到乏力,无法完成原来的活动量。
二、影像学表现
1.胸部X线表现
早期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斑片状浸润影等。磨玻璃影提示肺间质和肺泡内存在炎性渗出、水肿等改变;斑片状浸润影则代表更为明显的炎症累及范围扩大。不同年龄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由于胸廓、肺组织等发育特点,其X线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磨玻璃影可能边界不如成人清晰;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胸部X线表现可能会与单纯急性间质性肺炎有所混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鉴别。
2.胸部CT表现
高分辨率CT(HRCT)对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典型表现为双肺广泛的磨玻璃影、实变影,可伴有网格状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磨玻璃影在CT上表现为肺密度轻度增加,仍可见血管纹理;实变影则是肺密度明显增高,血管纹理被掩盖。对于不同性别患者,CT表现差异不大,但在儿童患者中,HR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例如,儿童急性间质性肺炎的HRCT可能显示双肺下叶为主的磨玻璃影改变相对较为局限,但病情进展迅速时,病变范围会迅速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