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的检查方法及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如下:检查方法包括妇科检查(经阴道或经腹部超声查看子宫附件形态结构、排查内膜及先天发育异常,妇科内诊查看阴道、宫颈等有无影响经血流出及影响月经量的问题)、内分泌检查(性激素六项反映卵巢基础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判断甲状腺激素是否影响月经)、血液检查(血常规查有无贫血,凝血功能查有无凝血异常影响月经量)以及染色体检查(对原发性月经量少且怀疑遗传因素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特殊人群方面,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月经量少伴第二性征发育异常需就医;围绝经期女性月经量少需排查疾病并定期体检;有特殊病史女性应告知医生病史以便重点排查相关病因。
一、妇科检查
1.妇科超声:经阴道超声或经腹部超声,能清晰观察子宫和附件形态、结构。对于有性生活女性,经阴道超声图像更清晰,无性生活女性则选择经腹部超声。可查看子宫内膜厚度,若内膜薄可能致月经量少,如多次人工流产致内膜损伤、宫腔粘连,超声可见内膜连续性中断等异常;还能排查子宫先天发育异常,如幼稚子宫也会影响月经量。
2.妇科内诊:医生通过肉眼及触诊,查看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有无异常。可发现阴道横隔、处女膜闭锁等影响经血流出的问题;还能判断子宫大小、位置及有无压痛、附件有无肿物等,盆腔炎症等疾病也可能影响月经量,通过妇科内诊可辅助诊断。
二、内分泌检查
1.性激素六项:在月经第24天采血,能反映卵巢基础功能。其中,雌激素低提示卵巢功能减退,会使子宫内膜增生不足致月经量少;孕激素可判断有无排卵,无排卵性月经因缺乏孕激素支持,内膜较薄,月经量也少;雄激素升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该疾病除月经量少,常伴多毛、痤疮等症状;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异常,也提示卵巢功能问题。
2.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异常影响月经,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能致月经量少,检查项目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等,TSH升高、FT3和FT4降低提示甲减。
三、血液检查
1.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长期慢性失血致贫血可能影响月经量。缺铁性贫血常见,血常规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降低。
2.凝血功能:凝血异常可能致月经量改变,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可能异常,影响子宫正常止血,进而影响月经量。
四、染色体检查
对于原发性月经量少且怀疑有遗传因素者,如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等,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明确诊断,查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有无异常,如Turn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多为45,XO。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月经可能不规律、月经量少,若不伴有其他不适,可先观察。但如果持续月经量少或伴有第二性征发育异常,如乳房发育不良等,需及时就医检查。因为青春期是生长发育关键阶段,及时诊断治疗有助于正常发育。
2.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量少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但也需排查疾病。若月经量突然减少,同时出现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症状,可检查性激素六项评估卵巢功能。定期体检,排查子宫内膜病变等疾病,因围绝经期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无孕激素拮抗,易发生病变。
3.有特殊病史女性:如有人工流产史、刮宫史,多次操作易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致月经量少,应详细告知医生病史,以便重点排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累及内分泌系统影响月经,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也可能影响月经量,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