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与肺结核在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不同。肺气肿多因长期吸烟等致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扩张等,早期无症状,渐现呼吸困难等,影像学见胸廓等改变,血气分析等有相应变化;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影像学病变多在上叶等,痰检等是确诊方法。
一、病因方面
肺气肿: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是一种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的病理状态。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组织,逐渐引发肺气肿。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患病,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也更容易发展为肺气肿。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更容易感染。生活方式方面,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等会增加感染风险,有结核病接触史的人群患病几率也相对较高。
二、临床表现方面
肺气肿: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仅在劳动、上楼或登山、爬坡时有气短,后来在平地活动时,甚至静息时也会感到气短。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咳嗽多为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呼吸功能变化而使症状有所不同。
肺结核: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为午后低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肺结核可能症状不典型,常以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为主要表现;老年肺结核患者症状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混淆,需仔细鉴别。
三、影像学表现方面
肺气肿: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肺气肿的范围和程度,表现为肺组织密度减低,肺纹理变细、稀疏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肺部组织的发育或退变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肺气肿可能因先天性因素或特殊感染等导致,影像学表现有其特殊性;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肺部基础疾病,影响影像学表现的判断。
肺结核: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病变可呈多形态,即同时存在渗出、增殖、纤维钙化等病变,可表现为云絮状阴影、结节状阴影、空洞形成等。不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感染菌量等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初次感染肺结核的患者和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会有所不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肺结核可能呈现不典型的影像学改变。
四、实验室检查方面
肺气肿:血气分析在早期可无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不同年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可能因呼吸功能储备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儿童的呼吸功能储备相对较好,在轻度肺气肿时血气变化可能不明显;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储备差,即使轻度肺气肿也可能出现较明显的血气异常。
肺结核: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包括痰涂片抗酸染色和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对儿童、青少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但需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不同人群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差异,例如儿童患者的PPD试验阳性率可能受卡介苗接种等因素影响;免疫抑制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可能出现不典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