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治疗分保守与手术,保守适用于轻度无神经损伤者,需卧床、制动、康复锻炼;手术用于压缩严重或伴神经损伤,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创脊柱内镜手术;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各有锻炼重点;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防并发症,儿童选影响小方式,女性考虑自身因素及切口等护理。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轻度腰椎骨折,如压缩程度较轻(压缩椎体高度未超过1/3)且无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适用。例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时,多考虑保守治疗。
2.具体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需严格卧硬板床,一般卧床时间为6-8周。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轴线翻身,避免脊柱扭曲。例如,翻身时应让肩部和臀部同时转动,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腰部制动:可使用腰围等支具固定腰部,限制脊柱活动,减少骨折部位的进一步损伤。
康复锻炼:在卧床期间,可进行四肢的主动活动以及腰背肌的等长收缩锻炼。例如,四肢的屈伸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腰背肌等长收缩锻炼有助于增强腰背肌力量,为后期恢复做准备,一般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骨折压缩严重:当腰椎骨折压缩程度超过1/3,或者骨折伴有明显移位,可能压迫神经时,需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年轻患者腰椎骨折压缩明显,且存在神经受压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等,应及时手术。
伴有神经损伤:骨折碎片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下肢运动感觉障碍等,必须尽早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2.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复位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装置固定骨折部位,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骨折患者。
微创脊柱内镜手术: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腰椎骨折,如单纯的腰椎附件骨折等,可采用微创脊柱内镜手术,通过小切口插入内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早期康复都很重要。在骨折固定后,可逐步增加腰背肌的锻炼强度,从等长收缩逐渐过渡到等张收缩。例如,可进行五点支撑法等锻炼,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2.中期康复:骨折初步愈合后,可进行一些增强脊柱稳定性和腰部活动度的锻炼。如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对腰椎的负荷较小,同时又能锻炼腰背肌力量,是腰椎骨折康复的良好运动方式;还可进行拱桥式锻炼,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双侧肘部及背部顶住床面,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如拱桥状,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3.后期康复:后期可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轻度工作,但要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同时,要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腰部功能恢复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保守治疗时,卧床时间较长,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例如,要定期为老年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给予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2.儿童患者:儿童腰椎骨折相对较少见,多因高能量损伤引起。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果需要手术,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并且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保守治疗时,要注意卧床期间的护理,保证营养供应,促进骨折愈合。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到月经周期等因素对身体的影响。例如,在康复锻炼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同时,在手术治疗后,要注意切口的护理,尤其是对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要考虑药物等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