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百日咳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减少过敏原等环境护理、保证充足休息与适度活动的休息活动护理、提供营养均衡及充足水分的饮食护理、密切观察咳嗽和体温的病情观察护理,还有针对新生儿、婴幼儿、有基础疾病患儿的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以保障患儿康复。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维持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60%,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患儿呼吸顺畅,减少呼吸道刺激。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环境温度湿度的适应略有差异,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室温宜稍高,在22℃~24℃,湿度55%~65%;婴幼儿则可参照一般标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要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避免因环境因素加重病情。
2.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室内不摆放花草、毛绒玩具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等。对于过敏体质的类百日咳患儿,这一点尤为重要,防止接触过敏原后导致咳嗽等症状加重。
休息与活动护理
1.保证充足休息:类百日咳患儿需要充分的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同年龄患儿休息需求不同,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小时左右,婴儿16~18小时,幼儿12~14小时。休息时应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对于好动的学龄前儿童,要注意引导其安静休息,避免剧烈玩耍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影响身体恢复。
2.适度活动:在病情缓解期,可根据患儿的体力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例如从室内短时间散步开始,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和距离。对于患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儿,活动量的增加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活动后的反应,如呼吸频率、有无气促等情况。
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给予患儿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可以选择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咳。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需要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逐渐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的原则。对于大龄儿童,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
2.保证充足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有助于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不同年龄患儿的饮水量有所不同,一般婴儿每天需水量约120~150ml/kg,幼儿100~140ml/kg,学龄儿童80~100ml/kg。可以少量多次饮水,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温水、果汁等,但要避免饮用含糖量过高的饮料,防止痰液黏稠度增加。
病情观察护理
1.观察咳嗽情况:密切观察咳嗽的频率、程度、性质以及是否有咳痰等情况。类百日咳的咳嗽具有阵发性、痉挛性的特点,若发现咳嗽较前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咳嗽反射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更要仔细观察呼吸节律、面色等情况。
2.监测体温:定期测量体温,类百日咳一般不伴有高热,但如果出现发热,要警惕是否合并有其他感染。对于不同年龄患儿,体温监测的频率可有所不同,新生儿可每4小时测量一次,较大儿童可每天测量2~3次。若体温超过38.5℃,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病情观察的药物。
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
1.新生儿:新生儿患类百日咳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由于新生儿用药谨慎,非药物干预更为重要,如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喂养时要防止呛奶。
2.婴幼儿:婴幼儿皮肤娇嫩,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因为剧烈咳嗽可能导致皮肤摩擦受损。同时,要避免婴幼儿接触易引起过敏的物质,按照婴幼儿的喂养需求精心护理,保证营养供应。
3.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的类百日咳患儿,护理时除了遵循一般的类百日咳护理原则外,还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相关症状变化,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支气管哮喘患儿要观察有无喘息、气促等发作迹象,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护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