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软骨炎是发生在膝关节软骨部位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创伤、过度使用、关节炎相关等,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与康复有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等,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膝盖软骨炎是一种发生在膝关节软骨部位的炎症性疾病。膝关节的软骨主要包括关节软骨等,关节软骨是覆盖在膝关节骨头表面的一层光滑组织,它起到缓冲震荡、减少关节活动时骨头之间摩擦的作用。从解剖角度看,膝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构成,相关软骨分布于这些骨的相对关节面处。
二、常见病因
创伤因素:
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可能因运动时的意外碰撞等造成软骨轻微损伤,进而引发炎症;成年人则可能由于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运动中的急停、扭转等动作,导致膝关节软骨受到过度应力而损伤,引发软骨炎。例如,足球运动员在快速变向时,膝关节软骨承受的应力不均匀,容易受损发炎。
老年人可能因膝关节长期磨损,加上轻微的外伤,如日常上下楼梯时的不当用力,也会引起软骨炎。
过度使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软骨承受过多压力;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膝关节软骨反复受到摩擦和应力刺激,都容易导致软骨炎。比如长跑运动员,膝关节软骨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易发生炎症。
关节炎相关:一些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会累及膝关节软骨,引发炎症反应;骨性关节炎也会因为关节软骨的退变、磨损等因素,进而出现软骨炎的病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
疼痛:患者常感到膝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在活动膝关节时,如走路、上下楼梯、屈伸膝关节等动作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膝关节处的不适,活动时哭闹等;成年人则能明确表述疼痛的位置和程度变化。
肿胀:膝关节可能出现肿胀,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关节内滑膜等组织反应性增生,液体渗出增加。肿胀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可能略有发红。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不能正常地完全屈伸膝关节,影响日常行走、下蹲等活动。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下蹲困难,或者走路时膝关节不敢完全伸直或弯曲。
四、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膝关节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膝关节的压痛部位、活动度、有无肿胀等。例如,按压膝关节软骨所在区域,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疼痛反应。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初步观察膝关节骨质的情况,看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但对于软骨的显示不够清晰。
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膝关节软骨的情况,可发现软骨是否有损伤、炎症导致的信号改变等,是诊断膝盖软骨炎较为准确的影像学方法。
五、治疗与康复
非药物治疗:
休息: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加重软骨的损伤和炎症。例如,患者应减少长时间站立、行走等活动。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等。急性期可以适当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缓解期可以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另外,超声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以应用,促进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膝关节的屈伸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等,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稳定膝关节,减少软骨的应力,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锻炼加重损伤。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不过要注意儿童患者应避免随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膝盖软骨炎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运动损伤等有关。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膝关节的异常表现,如儿童在运动后出现膝关节不适、疼痛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儿童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减少膝关节的损伤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膝盖软骨炎往往与膝关节退变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游泳等,既可以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又不会过度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同时,老年人要定期进行膝关节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