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血清学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血清学指标有透明质酸(HA)一般<120ng/mL、Ⅲ型前胶原肽(PⅢP)一般<120ng/mL、Ⅳ型胶原(CⅣ)一般<75ng/mL、层粘连蛋白(LN)一般<130ng/mL,其他相关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男性一般9~51U/L、女性一般7~39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一般8~40U/L,各指标正常值因检测方法等有差异,临床评估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多项指标判断肝纤维化及程度。
一、血清学指标
1.透明质酸(HA)
正常值:一般<120ng/mL。HA主要由间质细胞合成,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在慢性肝病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A水平往往升高。例如,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度肝纤维化时HA可能轻度升高,中重度肝纤维化时HA显著升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生理代谢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儿童的HA正常值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也在类似的参考区间附近波动,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及肝病的类型等综合判断。
2.Ⅲ型前胶原肽(PⅢP)
正常值:一般<120ng/mL。PⅢP是反映间质胶原合成的指标,肝纤维化时,肝内Ⅲ型胶原合成增多,血清中PⅢP水平升高。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其正常值可能略有差异。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在评估肝纤维化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对PⅢP水平的影响,老年患者PⅢP升高可能提示更明显的肝纤维化,但也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3.Ⅳ型胶原(CⅣ)
正常值:一般<75ng/mL。CⅣ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肝纤维化时,基底膜胶原代谢增强,血清CⅣ水平升高。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如长期饮酒者,其CⅣ水平可能因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而升高,需要注意与非饮酒者的正常值进行区分。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CⅣ水平的监测对于评估肝纤维化进展非常重要,病史较长的患者如果CⅣ持续升高,提示肝纤维化可能在进展。
4.层粘连蛋白(LN)
正常值:一般<130ng/mL。LN是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在女性患者中,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LN的正常值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参考区间在上述范围附近。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女性患者,监测LN水平对于评估肝纤维化及病情进展尤为关键,因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容易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二、其他相关指标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正常值:男性一般9~51U/L,女性一般7~39U/L。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到血液中,其升高提示肝细胞有损伤,而肝纤维化往往与肝细胞的反复损伤修复相关,所以ALT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的炎症情况。对于儿童患者,ALT的正常值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男性一般7~56U/L,儿童女性一般5~41U/L,儿童的ALT水平受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在评估儿童肝纤维化时,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区间来判断,并且儿童时期的肝损伤原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儿童可能因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导致肝损伤进而引起肝纤维化,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病因和生长发育情况综合分析ALT等指标。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常值:一般8~40U/L。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损伤时,线粒体中的AST释放到血液中,AST升高也提示肝细胞损伤。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AST升高往往比较明显,因为酒精主要损伤肝细胞线粒体,所以AST/ALT比值可能会大于1,这对于鉴别肝损伤的病因有一定帮助。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肝脏线粒体功能可能随年龄有所减退,在解读AST结果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老年患者AST轻度升高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肝纤维化等病变,但不能仅依据AST单项指标来判断,需要结合其他肝纤维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肝纤维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会因检测方法、检测机构等有所差异,在临床评估肝纤维化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多项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以及肝纤维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