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疼痛的原因包括运动损伤(如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肘关节脱位或扭伤)、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其他原因(如感染、肿瘤)。运动损伤多因相关活动或外伤引起;关节炎中骨关节炎是退行性病变,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是因细菌等侵入,肿瘤是因骨或软组织肿瘤生长侵犯周围组织。
一、运动损伤
1.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成因:多见于经常用力做肘部活动的人群,如网球、羽毛球运动员,家庭主妇等。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慢性撕拉伤,导致肱骨外上髁处发生炎症。例如,频繁的前臂旋转、手腕背伸动作会使附着在肱骨外上髁的肌腱受到反复牵拉,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中青年人群相对更易发生,因为他们参与运动或体力劳动的频率较高;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使用肘部力量的活动是重要诱因;病史方面,如果既往有肘部轻微损伤未完全恢复,再进行相关活动时也更容易引发网球肘。
2.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炎)
成因:与网球肘类似,但受累部位不同,是前臂屈肌总腱在肱骨内上髁处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常见于高尔夫球运动员、需要频繁做屈腕动作的人群,如钢琴师等。反复的屈腕、前臂旋前等动作会使肱骨内上髁处的肌腱受到过度牵拉,导致局部炎症。
影响因素:年龄上中青年多见;生活方式中频繁进行屈腕等相关动作是关键;病史方面,既往肘部有相关小损伤未妥善处理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3.肘关节脱位或扭伤
成因:多因外伤引起,如跌倒时手撑地、运动中受到碰撞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肘关节的关节结构发生移位或周围软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疼痛。例如,运动时突然的暴力碰撞可能使肘关节脱位,同时伴有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扭伤,进而出现疼痛症状。
影响因素: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运动时的意外导致,成年人则多因工作或运动中的外伤;生活方式中参与高风险运动或工作环境存在危险因素时更易发生;病史方面,既往有肘关节损伤史的人群再次受伤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关节炎
1.骨关节炎
成因:是一种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肘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骨质增生等。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发生,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此外,肘关节曾有创伤、长期过度使用等也是诱发因素。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使用肘关节的人群,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会增加。
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性别上女性绝经后发病率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过度使用肘关节、既往肘关节创伤史等会增加发病风险。
2.类风湿关节炎
成因: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肘关节的滑膜等组织,导致滑膜炎症、增生,进而破坏关节结构。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遗传、环境等因素可能参与其中。例如,感染等环境因素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影响因素:年龄上30-50岁多见;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生活方式中感染等环境因素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
三、其他原因
1.感染
成因:肘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感染或关节内感染都可能引起疼痛。软组织感染如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的蜂窝织炎等,关节内感染可能是细菌通过血液传播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至肘关节。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肘关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影响因素: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而波及肘关节;生活方式中皮肤有破损且未及时处理、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时易引发肘关节感染;病史方面,有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累及肘关节。
2.肿瘤
成因:肘关节周围的骨肿瘤或软组织肿瘤都可能引起疼痛。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软组织肿瘤如滑膜肉瘤等。肿瘤的生长会侵犯周围组织,导致疼痛。具体机制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破坏等有关。
影响因素:年龄上不同肿瘤有不同的好发年龄,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人群等;生活方式与肿瘤的发生关系相对不直接,但长期接触某些致癌因素可能有一定影响;病史方面,既往有骨病等情况可能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但肿瘤的发生大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