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与支气管炎在解剖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解剖部位上咽炎在咽部、支气管炎在支气管;病因方面咽炎有感染和环境因素,支气管炎有感染和过敏因素;临床表现上咽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支气管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诊断方法上咽炎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支气管炎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上咽炎有一般和药物治疗、支气管炎有一般和药物治疗。
一、解剖部位差异
咽炎:咽炎是发生在咽部的炎症,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等部位。不同年龄人群咽部结构发育有所差异,儿童咽部淋巴组织丰富,更容易因感染等因素引发咽炎。例如,儿童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鼻咽部淋巴组织受刺激后易出现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炎症,支气管是连接气管与肺的管道,分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等。不同年龄人群支气管的生理特点不同,婴幼儿的支气管管径较细,更容易因感染、过敏等因素导致支气管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从而引发支气管炎。
二、病因方面
咽炎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如鼻病毒、腺病毒等,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毒感染引发咽炎的概率相对较高;细菌感染也可引起,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成人和儿童都可能感染,但儿童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学校等,感染风险相对增加。
环境因素: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如吸烟产生的烟雾、工业废气等,各年龄人群均可因接触此类环境因素患咽炎,长期吸烟的成年人患慢性咽炎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而儿童如果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增加咽部受刺激引发炎症的可能。
支气管炎
感染因素: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支气管炎,因为其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也可导致,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易发生,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引发支气管炎的风险增加。
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可引起,如花粉、尘螨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因过敏发生支气管炎,过敏体质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在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出现支气管的过敏反应,出现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炎症表现。
三、临床表现差异
咽炎
局部症状:咽部不适,如咽干、咽痒、咽痛等,各年龄人群均可出现,但儿童可能表达不清,更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急性咽炎时咽痛较为明显,可放射至耳部,而慢性咽炎多为咽部的异物感等不适。
全身症状:急性咽炎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急性咽炎时更容易出现高热,甚至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慢性咽炎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
支气管炎
局部症状:咳嗽是主要症状,起初为干咳,随后可伴有咳痰,痰液性质因病因不同而异。婴幼儿咳嗽咳痰能力较弱,可能表现为喉间痰鸣。
全身症状:急性支气管炎可伴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儿童发热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防止出现高热惊厥;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在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
四、诊断方法差异
咽炎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咽部黏膜情况,急性咽炎时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慢性咽炎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肥厚等。儿童检查时需注意安抚,避免因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能显示淋巴细胞增多,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辅助诊断。
支气管炎
体格检查:听诊肺部可闻及呼吸音改变,如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啰音或湿啰音等。婴幼儿听诊时要注意安静环境,准确判断肺部体征。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协助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时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慢性支气管炎可能有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
五、治疗原则差异
咽炎
一般治疗:多饮水,保持咽部湿润,各年龄人群均需注意,儿童要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成人和儿童都应遵循。
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使用含片缓解咽痛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支气管炎
一般治疗: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各年龄人群均需,儿童要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多饮水,利于痰液排出。
药物治疗:咳嗽咳痰明显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儿童可选用小儿止咳糖浆等;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使用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等,同样要考虑儿童用药的特点,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