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具有多方面特点,病理上主要是肺间质炎症、纤维化等;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全身症状,体征有啰音、杵状指(趾);影像学上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后期有相应改变,胸部CT可见磨玻璃影等;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男性有各自特点;病程多为慢性进展性,部分患者有急性加重风险。
间质性肺炎主要病变在肺间质,病理上表现为肺间质的炎症、纤维化等改变。炎症细胞会在肺间质浸润,随着病情进展,纤维组织会逐渐增生,导致肺组织结构破坏,影响肺的正常功能。例如,在一些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肺间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胶原沉积等纤维化特征。
临床表现特点
症状方面
呼吸困难:是间质性肺炎常见且重要的症状,早期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这是因为肺间质病变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使得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受到阻碍。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早期可能在快步走、上楼等活动时感到气促,逐渐发展到日常起居如穿衣、洗漱等轻微活动后就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咳嗽:多为干咳,少数患者可能有少量白痰。咳嗽的产生与肺间质炎症刺激气道有关。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咳嗽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如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咳嗽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也有个体差异。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发热等。如果是感染相关的间质性肺炎,发热可能较为明显;而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炎,发热相对少见,但也有患者会有长期低热等情况。
体征方面
啰音:在双肺底可闻及Velcro啰音,这是间质性肺炎比较特征性的体征,类似于撕开Velcro尼龙搭扣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肺泡壁增厚、间质纤维化等导致肺泡相互靠近摩擦产生的。
杵状指(趾):部分患者可出现杵状指(趾),表现为手指或脚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这与长期慢性缺氧等因素有关,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疾病中较为常见。
影像学特点
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网格状、网状结节状阴影等。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早期X线可能仅表现为两肺中下野纹理增多,逐渐发展为弥漫性网格状或网状结节状阴影。
胸部CT: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间质病变情况。可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影、蜂窝肺等。磨玻璃影提示肺泡壁炎症等改变;网格影反映肺间质的纤维化等;蜂窝肺是晚期表现,呈现为多个小的囊状透光区,直径多在几毫米至1厘米左右,是肺组织严重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肺泡结构变形的结果。例如,在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的CT表现中,可见胸膜下和基底部分布为主的网格影、蜂窝肺等改变。
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间质性肺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病情进展较快。儿童间质性肺炎病因可能与感染(如病毒感染等)、先天性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可能除了呼吸困难、咳嗽外,还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肺部病变影响呼吸功能后,会影响氧气供应,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在影像学上,儿童间质性肺炎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老年人:老年人患间质性肺炎时,往往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可能更复杂。由于老年人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间质性肺炎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更严重。而且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等情况。例如,老年人同时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时,间质性肺炎导致的缺氧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
女性: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间质性肺炎在性别上有显著的倾向性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可能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在疾病的表现和预后上有一些细微差别。比如,女性患者在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可能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影响,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等。
男性:同样,男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表现主要还是基于其肺部病变的情况,但在职业暴露等因素影响下,男性可能因为从事一些接触粉尘等易导致间质性肺炎的工作而发病,如煤矿工人等,长期接触粉尘会增加男性患尘源性间质性肺炎的风险。
病程特点
慢性进展性:大多数间质性肺炎呈慢性进展过程,病情会逐渐加重。即使经过治疗,病情也可能难以完全逆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肺功能逐渐下降。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会逐年下降,最终可能发展到呼吸衰竭等严重阶段。不过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进展速度有所不同,有的进展较快,有的相对较慢。
急性加重风险:部分间质性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加重情况,表现为短期内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重,影像学上可出现新的磨玻璃影等改变。急性加重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急性加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死亡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