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肿瘤分良性和恶性,恶性最常见宫颈癌。宫颈癌病因有高危型HPV感染、性行为及分娩相关因素、吸烟等;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有多种症状;诊断靠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宫颈良性肿瘤少见,如宫颈肌瘤,治疗依情况而定。特殊人群中年轻女性要重视筛查,妊娠期发现宫颈肿瘤需综合考量,老年女性患宫颈肿瘤需谨慎评估治疗方案。
一、定义与分类
宫颈肿瘤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相对少见,如宫颈肌瘤等;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宫颈癌,此外还有宫颈肉瘤等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
二、宫颈癌的病因
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例如,HPV16、18型等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会导致宫颈上皮内细胞的基因整合等变化,进而引发癌变。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都证实了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密切相关性,全球约90%以上的宫颈癌病例中可检测到高危型HPV。
2.性行为及分娩相关因素:过早开始性生活(小于16岁)、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等因素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过早开始性生活的女性,宫颈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HPV等病原体的侵袭;多个性伴侣会使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大幅增加;多孕多产会对宫颈造成损伤,影响宫颈的正常防御功能。
3.其他因素: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对HPV感染的清除能力,从而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长期口服避孕药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避孕药对宫颈局部免疫等微环境的影响有关。
三、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早期宫颈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出血,也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呈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
2.晚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晚期患者还可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患者还可出现消瘦、发热、贫血等全身衰竭表现。
四、宫颈癌的诊断
1.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及癌细胞。通常采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等方法,其能提高细胞的收集率和检测的准确性。
2.HPV检测:高危型HPV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补充手段。对于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3.阴道镜检查:若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HPV检测高危型阳性,需进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情况,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从而明确诊断。
4.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可靠方法。在阴道镜指导下,对宫颈可疑病变部位进行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对于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度可疑癌但宫颈活检阴性的患者,需行宫颈管搔刮术,以明确宫颈管内有无病变。
五、宫颈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可采用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等;对于较晚期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
2.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根治性放疗适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患者;姑息性放疗主要用于缓解晚期患者的症状,如止血、止痛等。放疗可采用外照射和内照射相结合的方式。
3.化疗:化疗可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晚期宫颈癌的姑息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紫杉醇等,可采用静脉化疗或动脉灌注化疗等方式。
六、宫颈良性肿瘤的相关情况
宫颈良性肿瘤相对少见,如宫颈肌瘤,其临床表现主要与肌瘤的大小、部位等有关,可出现月经改变(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等)等。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较小无症状的肌瘤可定期随访观察,有症状或较大的肌瘤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肌瘤剔除术等。
七、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
1.年轻女性:年轻女性若感染高危型HPV,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相对较强,部分可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病毒,但也有部分可能持续感染进而发展为宫颈癌。所以年轻女性应重视宫颈癌筛查,尤其是有性生活后,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宫颈肿瘤相对复杂。若妊娠期发现宫颈病变,需综合考虑妊娠孕周、病变性质等因素。例如,若妊娠期发现宫颈癌,需根据孕周等情况权衡继续妊娠和终止妊娠以及治疗的方案,因为妊娠可能会影响肿瘤的发展,同时治疗也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3.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患宫颈肿瘤时,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可能在临床表现上不典型,且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更加谨慎评估,选择相对温和且适合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